(http://www.iloveguava.com)
《瑷珲条约》是沙王俄国迫使清政府签订的中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瑷珲系满语“母貂”之意,明末清初,瑷珲一带曾以产貂闻名。建于明朝的瑷珲旧城地处黑龙江东,史称江东瑷珲。由于江东瑷珲隔黑龙江与内地往来多有不便,清政府遂于旧瑷珲下游12公里的江西岸重筑城池,将军衙门也迁移到这里,相对江东瑷珲而称此地为江西瑷珲,也称黑龙江城或瑷珲新城。《瑷珲条约》就是1858年5月28日在瑷珲新城签订的。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沙王俄国趁火打劫,对清政府实行讹诈,强割中国东北和西北大片领土。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中俄东段国界明确划定后,沙俄侵略势力虽然退出黑龙江以北地区,但是它时刻等待时机卷土重来。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社会,沙俄认为侵吞中国领土的新时机已到,加紧对我国东北和西北领土的掠夺。1850年,沙俄的所谓“探险队”强占庙街,1856年,沙俄政府悍然宣布设立以庙街为中心的“滨海省”,囊括黑龙江下游大块地带。与此同时,沙俄侵略军还入侵中国西部边疆的哈拉塔尔河和伊犁河下游北岸,并于1847年建立了拜帕尔要塞。以后又占领伊犁河下游南岸至楚河之间的中国领土,进而把侵略势力扩张到中国的热河(伊塞克湖)。沙俄于1854年非法建立的维尔诺要塞,后来成为侵略中国的一个重要据点,沙俄军队自阿亚古斯河畔南达维尔诺要塞之间,强行筑起一条长达700公里的堡垒线,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大片中国领土全被占据。
沙俄在强占我国黑龙江大片领土后,企图威逼清政府承认既成事实,于1857年8日派海军上将普提雅廷乘兵船到天津向清政府提出以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为界的要求,称之为“外交上的远征”,遭到清政府的拒绝。但沙俄并未死心,又赴南方与英法美相勾结。并于1858年趁英法联军攻陷大沽、威胁北京之际,用武力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瑷珲条约》。条约规定:(一)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中国领土(60多万平方公里),划归俄国;(二)江东六十四屯仍由中国人民“永远居住”,归中国官员管理,俄人“不得侵犯”;(三)乌苏里江以东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之地”。
沙俄的野蛮侵占,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义愤,1900年8月,在卡伦山、瑷珲、匡安岭、大岭等地,爱国军民对来犯者英勇还击,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收复了失陷的瑷珲,经当时的瑷珲副都统姚福升组织重建,使古城瑷珲又巍然屹立在祖国北疆。1956年,根据国务院规定,“瑷珲”改为“爱辉”。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1840年5月26日 林则徐反对闭关锁国 (5/26/2002)
- 顺德首次展出清咸丰探花李文田《三字经句释》封面 (5/26/2002)
- 一只猫 (5/24/2002)
- 沈阳故宫等著名清代遗迹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5/23/2002)
- 皖南发现古木雕稀世珍品 (5/23/2002)
- 1645年5月20日 史可法被清军杀害 (5/20/2002)
- “金陵四家作品民间收藏展”在南京开幕 (5/16/2002)
- 1862年5月16日 曾国藩在安庆试放炸炮炸弹 (5/16/2002)
- 鄞州大型古墓葬群出土汉唐宋文物百余件 (5/15/2002)
- 妈祖石雕像安放福建沙溪妈祖庙 (5/15/2002)
- 驼背的故事 (5/15/2002)
- 1636年5月15日 皇太极即位 确定清系爵位 (5/15/2002)
- 宁波发现林则徐手迹清代拓本 (5/13/2002)
- 巨人的传说不仅仅是传说 (4/29/2002)
- 《清明上河图》刻到象牙针上 (4/28/2002)
- 1747年4月20日 清军征讨大金川 (4/20/2002)
- 清宫秘藏书画周六北京竞拍 (4/19/2002)
- 1895年4月17日 《马关条约》签订 (4/17/2002)
- 岳飞手书真迹惊现河南三门峡 (4/5/2002)
- 航船中的文明 (4/5/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