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老虎机app - Google Play 上的应用

虚举贤良与实开堂考

font print 人气: 3
【字号】    
   标签: tags:

(http://www.iloveguava.com)
电视剧《大脚马皇后》播到奸臣胡氏父子“拍马屁乱举贤良”,而马娘娘针锋相对、安排了一场“重才德君臣堂考”挫败其阴谋的两集戏,实实达到了一个高潮,让人看了非常过瘾。

奸臣胡惟庸和胡大鹏父子暗中图谋皇权,必先巴结皇上。但又机关算尽地乘机要让当朝皇上留下后患。于是就借朱元璋开国之初急需人才、广招贤良的空子,及尽拍马屁之能,有意地到朱元璋乡下老家,把所谓“皇亲国戚”,全都当作“贤良”举荐进宫。于是,我们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山民野夫忽然间成了京城一景。更有那个朱元璋的亲外甥,简直就是一地痞流氓。但见他开口闭口“我要当大官”的丑态,忍俊不禁之外,颇为感慨剧作者此时的良苦用心。

中国历朝历代,都不乏开明皇帝,总有推动社会前进之大举。朱元璋的“举贤良”便属于此例。然而,任何封建王朝又都免不了奸臣的存在。他们往往把君王的“贤明之策”故意整歪,以便行自家阴谋。如若遇上本来就昏庸的君主,他们就会更加肆无忌惮。本剧中的胡氏父子算是倒楣,赶上了开国皇帝朱元璋,还不算昏庸。但他们的阴谋却还是能够让朱元璋一开始就着实高兴了一阵子。幸亏有何等聪明的马娘娘,她立刻意识到胡氏父子的险恶用心。与刘伯温等忠臣合计出了这么一场让朱元璋身着民服亲自审看那些“贤良”的堂考。奸臣们把本来的“举贤良”好事弄成了虚的,忠臣们又将开堂考转为实事。这一虚一实的较量确实是两个十分精彩的段落。

朱元璋的“举贤良”之举,与今天各省各市四处广开人才市场确实有着某种历史渊源。可谓异工同曲。任何时代的发展,总是要用“贤良”的。但对于什么样的人才属于“贤良”,确实不同人眼里有着完全不同的标准。这中间有认识的差别、文化的差别还有观念的差别等等。但,像胡氏父子的那样,明知不贤者而故意捣蛋地将其举做“贤良”的做法,当今社会有没有呢?

我们当然希望当今时代的“举贤良”少一点胡氏父子的虚,多一点马娘娘的实!

《江南时报》 (2002年05月26日)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明孝陵 (9/10/2001)    
  • 刘伯温求雨 (8/7/2001)    
  • 鄱阳湖大战 (11/18/2000)    
  • 朱元璋参军 (11/18/2000)
  •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文可题诗填词,流传千古;武能统军作战,统一南北。历史上文武双全的风流人物中, 岳飞绝对是数一数二的佼佼者。在征战途中,岳飞饱览锦绣山河,寄情言志,留下感人肺腑的篇章。 或许这就注定了,岳飞的一生将在战场上度过,以苦为乐,矢志不渝。
    • 商朝末年,纣王残暴无道,人心尽失,天下大乱,民众苦不堪言。周武王顺应天意民心,决定举兵讨伐商纣。周武王先是在孟津观兵,与八百诸侯会盟,相当于现在的大型阅兵仪式和联合军事演习。
    • 羊殖德行日益增进,宁越求学更加努力。
    • 谈起历史上的贤后,许多人都会联想到唐太宗的长孙皇后,明太祖的马皇后,而魏武帝曹操的妻子卞后却鲜有人提及。或许是因为《三国演义》中的奸雄形象太深入人心,让曹操及家人蒙受了许多不白之冤。但只要我们翻看历史就不难发现,卞后的贤德和远见足以比肩历代[ascii]着[/ascii]名的贤后。
    • “一时全大节,千古仰清尘。(宋代李廌)”千百年来,苏武节已成为中华传统价值展现的一座丰碑。那么,对于道德急速下滑中的末劫时的人类社会,又有那些启示呢?
    • 宋之问是唐代诗人,他与另一诗人沈佺期齐名,时称“沈宋”,是唐朝近体律诗的代表人物。
    • 张巡带兵军纪严明,陈琳檄文文笔俊美。
    • 作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黄河,在过去三四千年间,其下游决口一千多次,河道因河水泛滥大改道共26次,对中国黄淮海平原的地理环境影响巨大。为此,历朝历代政府都要派官员治理黄河。有清一代,出了几位治河能臣,其中治水最为成功之一的当属道光年间的河道总督栗毓美,清史稿是这样评价他的:“实心实力,卓为当时河臣之冠,不独砖工创法为可纪也。”
    • 历史上的北伐战争,既有晋代祖逖中流击楫的豪放意气,也有蜀相诸葛亮兵出祁山的鞠躬尽瘁,更少不了岳飞北上抗金、收拾旧山河的壮怀激烈。正因为这些千古流传的英雄故事,“北伐”也被赋予锐意进取、统一国家的意义。
    • 梁国边亭的人暗中帮楚人灌瓜而使两国友好,曾参耕耘误斩瓜根而被父亲杖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