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纪元5月18日讯】四月底五月初,正当全台都为干旱、缺水焦头烂额,口水战、抢水风波热烈上演之际,传出陈总统有意接续各县市地方首长稍早纷纷用过的祈雨仪式,也要到庙里向神明祈雨,希望老天爷普降甘霖。这项消息一传出,正反两方的声音就热烈交锋,争辩的焦点在“总统此举是否会带动迷信风气?”
中央研究院的文史学者表示,祈雨仪式自汉代以来就是治国者带领人民透过宗教仪式解除焦虑的展现,在仪式中也会忏悔人对自然的得罪,所以,由社会心理观点来看,祈雨不算迷信。也有道教人士指出,古代皇帝称“天子”,祭天地是治国者的职责,不过,要祭天地祈求风调雨顺是有条件的,必须“上有明君、朝有贤臣、下有良民”,亦即天子必须德行无亏,上天才会相应,带给庶民风调雨顺。
从事现代科学研究的学者,质疑“到庙里祈雨似乎与利用地球科学资讯来规划国土的科学观念矛盾”。而中研院长李远哲则直说他反对祈雨这种迷信,应该以宣导节约用水等观念才对,但他也表示,若能透过祈雨仪式让民众了解节水、敬天的重要,对民众也有教育意义。因此,祈雨与用科学方法防治旱灾是否冲突,端看总统在祈雨时怎么做、怎么说。也有学者表示,台湾正处转型期,国家领袖一方面想办法透过科学资讯与方法找水、节水,另外也回应传统价值,扮演人民父母官角色祈雨。
综观各方的说法,可知不论认为祈雨是否为迷信者,都并不反对祈雨这种仪式,而且都对民间习俗表示尊重,也都抱持 “敬天” 态度。如此一来,辩论祈雨是不是迷信就显得微不足道,观察的重点应是仪式的意义及其是否庄严,以及主祭者的“心”是否虔诚等等。以民间信仰或习俗角度来看,祈雨的仪式并不是临时抱佛脚能奏功的,而是天子或是地方父母官平时就要实行德政,但凡人总是难免犯错,平时借着固定节日诚心地向天神检讨过错,而当天灾出现时则意识到一定犯了什么大错,于是赶紧披麻带孝举行仪式向上天谢罪,祈求原谅。古语有云:心诚则灵。已明白点出我们,必须有一颗真诚的心,才能得到老天的宽恕,天灾也才可能得以有效免除。所以,并不是徒有仪式,甚至想以“求”的方式,或以牲果等向老天行贿就得以遂所求的。
“人不治天治”也是一句俗话,可见老早以前人类就体悟到人平时要好好地治理,若心存歹念、为非作歹,以至于做伤天害理的勾当。那么,老天就会插手管理,而天灾人祸就是证据呢!毕竟“举头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都不只是说说而已!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