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三彩几乎成为唐代美学上的一个重要特征,虽然以后也有所谓“辽三彩”,但是一般人还是习惯把三彩与唐代画上等号。
三彩指的是釉料,但并不只是三种色彩,一般包括了赭、褐、黄、绿、白,甚至钴釉料的蓝色。三彩的“三”,也只是多数的代表数字吧!三彩也可解读为“多彩”。
汉代的绿釉陶,因为铜或铁的还原,会产生绿或赭黄的釉料变化,但不会形成多彩的现象。
唐代在盛唐时期,大约从武后到玄宗时代,是唐三彩的全盛期,斑斓华丽,大胆泼洒的唐三彩似乎呼应着时代的恢弘大气,成为一代的美学风格。
这一件口径17.3公分的三彩碗,造型单纯,却以活泼自由的彩釉变化产生华丽大胆的视觉效果。
三彩釉料的美常常界于规则与不规则之间,这件碗,内外都先上了白色釉料,内壁上了十二条宽窄不一的绿色釉,看起来是十二道规则性的设计,但是又似乎十分随意,在绿色上还加了一些赭色的细线纹和点粒状的装饰,也都像是即兴随意的点染。
唐代以书法来看,有极工整严格的楷书,像欧阳询的九成宫,柳公权的玄秘塔,结构规矩一丝不苟,是规则纪律之美的楷模。但是,唐代同时又有张旭、怀素的狂草,完全破坏工整对称规则的美学,却以颠覆叛逆规则完成另一种飞扬跋扈的美。
唐三彩上的色彩与笔触都像是狂草的解放,利用含铅釉料在低温加热中扩散自由流动的特性,使色彩与线条可以摆脱人的控制,产生许多即兴变化的效果,这与一九六○年代抽象表现主义(Abstract Expressionism)的美学精神十分一致,也正是大唐自由风尚在陶器上自然的反应吧! (本展览获台积电文教基金会独家赞助)
(中时电子报 2002年5月13日)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