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纪元5月1日讯】数年前,美国华盛顿州农业考察团前往中国访问时,每到一处,就分送绣有该州标志的“绿帽子”当礼物送人。但他们没注意到,所有人收下礼物后,没一个人戴上它。
中国时报5月1日报道﹐最后,一位华裔团员把负责赠礼的代表拉到一旁说,“在中国,叫人戴绿帽子是一项耻辱。”
西方遇上东方,文化冲突和失态总在贸易往返中不经意出现。“纽约时报”说,尽管访问中国的商界领袖或官员,都想极力避免尴尬,但并不容易。轻蔑男性尊严,可能只是其中最普遍的事例之一而已。
在这篇题为“与中国打交道的文化失态”中,时报指出,乐观看,受到全球化影响,文化失态已不再是交易杀手,文化落差已逐渐缩小,特别是近期以来,已熟悉谈判的中国人,也学会了对外国对手失态举动耸耸肩。例如不知典故的外国官员将筷子插在饭碗上,面对习俗禁忌,中国官员也只能微笑以对。
尽管如此,正确的行为仍受肯定,失态行为则留下坏印象。时报引述在中国度过多年岁月的皮耶的话说,他曾认识一个加拿大酒商,这位酒商在上海向记者表示,他的“极品”一定可在中国大卖,理由是:在与中国文化近似的日本热销。
“日本”对中国、特别是上海来说,历史缘故让它几乎等同于“仇恨”。当这位酒商说完后,室内鸦雀无声。尽管后来酒商找著名国际公关公司来补救,但已无济于事。
北京一家咨询公司负责人邓肯表示,应付跨国企业客人的公司,雇用一位当地人当秘书是必要的。邓肯回忆他早前在香港摩根士丹利工作时,公司因完成一项交易准备购买昂贵时钟当礼物,但被当地员工制止说,“这不是叫人送终吗?”
千年积累的文化精髓,很难让一个外国人不掉入文化陷阱。时报说,中国不精确的语言及文化规范,让许多外国人在中国处处为难,“送伞”不行,“送书”也不行。
著名的意大利餐厅“ Va Bene”在上海开幕,原以为可在崇洋的上海大卖,但它念起来太像上海方言“不便宜”,结果可想而知。著名珠宝商 Tiffany原以白色缎带做蓝宝石项链配件,但在中国雇员建议下,一律改成红色缎带。某些颜色在中国是个禁忌,数目字也一样。(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