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纪元4月8日讯】过去葬礼上只有一首《哀乐》可以播,但新近去过广州殡仪馆的人会发现,告别曲已由单一走向多元化,有150首供选择,包括世界名曲、各地民歌乃至最新的流行歌曲。在所有曲子中,现在市民点得最多的不是最早有的《哀乐》,而是中国民间流传最广的名曲《梁祝》,另外《二泉映月》等也颇受广州人欢迎,据说是因为这两首曲子最受逝去的老人们的青睐。
南方都市报4月7日消息:据介绍《哀乐》是源于陕北刘志丹追悼会上播放的《公祭刘志丹》演变而成,几十年来,我国告别仪式上都是采用单一的哀乐形式,目前,北京、广州、上海都正在对此进行改革。
记者昨日在广州殡仪馆主礼堂看到,在一个电脑里储存了150首名曲民歌供市民告别亲朋时选择。其中除了过去最常见的《哀乐》外,还有世界名曲如《命运交响曲》、《悲怆交响曲》、《葬礼进行曲》、《致新大陆交响曲》、《月光曲》等佳作;《三十里铺》、《金色的孔雀》等地方民歌;《吻别》、《心太软》、《别亦难》以及电影《泰坦尼克号》主题曲《我心伴你永远》等近十年中国最流行歌曲也出现在荧幕上。不过流行歌曲都是以萨克斯管、古筝、笛子、小号等演奏而成,不带歌词。
据悉,包括流行音乐《橄榄树》等在内,各种类型的曲子都有人选过。个性多、多元化辞告别曲的出现,显示出广州人观念的新潮。国画大师黎雄才前不久逝世,其家属送别黎老点播的就是与众不同的《英雄交响曲》和《悲怆交响曲》。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