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博彩导航官网-博彩导航开户-博彩导航注册

1626年,一场诡秘的北京大劫难

【字号】    
   标签: tags:

1626年5月20日(明熹宗天启六年五月初六),明朝故都北京城西南王恭厂(今宣武门)一带发生了一场破坏惨重的灾变,至今使人闻而骇然,难解事发端倪。

当天早上,天色皎洁,忽有声如吼,从东北方渐至京城西南角,灰气涌起,屋宇动荡。倾刻,大震一声,天崩塌,昏黑如夜,万室平沉。若乱丝、若五色、若灵芝状的烟气冲天而起,经久方散。东自顺城门大街,北至刑部街,长3–4里,周围13里,上万间房屋,2万余人皆成粉碎状,瓦砾盈空而下,人头及臂、腿、耳、鼻等纷纷从空中落下。

街面上碎尸杂叠,血腥味浓;人亡惨痛,驴马鸡同时毙尽。在紫金城内施工的匠师2000余人,被从高大的脚手架上震落,摔成肉饼。成片的树木连根拔起,飘飞远处;石附马大街一酋500公斤重的大石狮子也飞出顺城门外。像来街的皇家像苑,象房全部倾倒,成群大象受惊面出,狂奔四方。

死难者奇况颇多。承恩寺街上8人抬一女轿正走时,赶上灾变;大轿被打坏放在街心,轿中女客及八名轿夫全都不见了。莱市口有位姓周的绍兴来客正与6个人说话,忽然头颅飞去,躯肢地,而近旁6个人则无恙。

令人咄咄称怪的是,死难者与受伤者以及无恙者,都在灾变中瞬间被剥光了衣服,赤身裸体。元宏圭街一顶过路女轿,灾变时被掀去轿顶,女客衣饰尽去,赤体在轿,却毫无伤迹,一位当官的侍从在灾变时,只觉棕帽、衣裤、鞋袜瞬间俱无,大惊其妙。有个被压伤腿的人,眼见周围的男女一丝不挂,有的以瓦片遮挡下身,有的用裹脚带缠掩下部,还有的披着床单或半条破裤;相互间啼笑皆非,无可奈何 。

一位官僚爱妾小二姐被埋在瓦砾下,听到有人在瓦砾上叫:“底下有人可答应。”她急应:“救我!”等将她匆匆救出,才发现小二姐原来身无寸缕,救她的那位书手(即文书)赶紧脱下长衫把她裹严,让她骑驴回娘家了。

人们的衣服都被掠到哪里去了呢?灾变后,有人报告,衣服全都飘移到几十里外的西山了、大半挂在树梢上。户部(明朝管民政的机构)张凤奎派长班(即侍从)前往查验,果然如此。只见在西山昌平州教场上衣服成堆,首饰、银钱、器皿无所不有。

值北京城特大灾变360周年之际,北京地质学会等20多家团体于1986年发起了对这场灾变原因的学术研讨。学者们各抒已见,莫衷一是。主要有“大气静电酿祸”说、“地震引发火药爆炸致灾”说“地球热核强爆作用”说等。这些观点乏新奇,但比难以解释灾变中的低温无火、荡尽衣物等罕见特征。

当时的天启皇帝朱由校认为这场灾难是自己当政不端的原因,并下“罪己诏”来责备自己。但我们今天重新审视这场浩劫,只能称这是一个旷古谜团。

[新浪谈天说地] (11/15/00 1:56) (htt

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商朝末年,纣王残暴无道,人心尽失,天下大乱,民众苦不堪言。周武王顺应天意民心,决定举兵讨伐商纣。周武王先是在孟津观兵,与八百诸侯会盟,相当于现在的大型阅兵仪式和联合军事演习。
  • 羊殖德行日益增进,宁越求学更加努力。
  • 谈起历史上的贤后,许多人都会联想到唐太宗的长孙皇后,明太祖的马皇后,而魏武帝曹操的妻子卞后却鲜有人提及。或许是因为《三国演义》中的奸雄形象太深入人心,让曹操及家人蒙受了许多不白之冤。但只要我们翻看历史就不难发现,卞后的贤德和远见足以比肩历代[ascii]着[/ascii]名的贤后。
  • “一时全大节,千古仰清尘。(宋代李廌)”千百年来,苏武节已成为中华传统价值展现的一座丰碑。那么,对于道德急速下滑中的末劫时的人类社会,又有那些启示呢?
  • 宋之问是唐代诗人,他与另一诗人沈佺期齐名,时称“沈宋”,是唐朝近体律诗的代表人物。
  • 张巡带兵军纪严明,陈琳檄文文笔俊美。
  • 作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黄河,在过去三四千年间,其下游决口一千多次,河道因河水泛滥大改道共26次,对中国黄淮海平原的地理环境影响巨大。为此,历朝历代政府都要派官员治理黄河。有清一代,出了几位治河能臣,其中治水最为成功之一的当属道光年间的河道总督栗毓美,清史稿是这样评价他的:“实心实力,卓为当时河臣之冠,不独砖工创法为可纪也。”
  • 历史上的北伐战争,既有晋代祖逖中流击楫的豪放意气,也有蜀相诸葛亮兵出祁山的鞠躬尽瘁,更少不了岳飞北上抗金、收拾旧山河的壮怀激烈。正因为这些千古流传的英雄故事,“北伐”也被赋予锐意进取、统一国家的意义。
  • 梁国边亭的人暗中帮楚人灌瓜而使两国友好,曾参耕耘误斩瓜根而被父亲杖打。
  • 汉武帝在位时,版图辽阔,国力强大,对横行于塞北的匈奴族,已不再采用汉高祖时代的和亲政策,而是对匈奴发动一波波的大规模反击。在对匈奴长达几十年的征战中,卫青、霍去病、李广三人,是抗匈奴名将,而霍去病是三人中战功最大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