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纪元4月6日讯】二年多前的九二一及最近三三一两次大地震,让居住在地震带上的许多台湾民众已是谈震色变,地震的可怕在无法事先预测发生时间及强度,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地震发生后最短时间内争取保命时间,中央气象局地震中心主任郭铠纹很自豪的说,目前台湾采用强震仪监测地震,警报技术连美国也称赞。
据中央社四月六日报导,地震与台风都是天灾,不过,现在的气象预报技术已能在台风侵袭前三到五天事先侦测到,连台风的强度、带来的雨量及走向都可以经由卫星云图做预测,即使有误差,也因早有心里准备,可以做各种防范,但地震是地底下的板块运动,何时会发生,有多大规模,多大震度,都无法事先掌握。
郭铠纹说,地震就有如无形的敌人一般,对人类造成的恐惧是台风的好几倍,虽然美国、日本等先进国家也一直研究地震预测,尤其地震频繁的日本,四十多年来,每年大约投入新台币二百亿元研究费,到现在还没有办法突破。
郭铠纹表示,未来世界人口会更密集,地震带来的灾害也会更严重,现阶段能努力的是设法在地震发生后,在最短时间内宣告震央、地震强度及影响范围,并以最快速度将相关资讯传送给官方及民间各安全防护单位,包括铁路、捷运、电厂、瓦斯公司、石油公司、紧急救援中心等,除了避免因地震引发其他灾害外,让紧急救援中心能很快正确获知须援的地点,争取受害者的保命时间。
九二一地震时,气象局地震中心在一百零二秒内将地震相关资讯传给相关单位,三三一地震的传送时间是九十四秒,郭铠纹相当自豪说,这已是很不错的表现,因为连美国国家地震中心对台湾地震测报技术都感到震惊,还曾派人到气象局地震中心考察过。
郭铠纹介绍了目前地震中心侦测地震与美国及日本最大差异在装设了高密度的强震仪,在美国,强震仪主要是工程界使用,大部分地震测报仍是采用传统速度型测报仪器,以六点八规模地震为例,传统速度型仪器侦测地震资料到发布的时间大概要花二到三小时。
台湾以往侦测地震所需的时间依规模不同,大概都要三十分钟到三小时,气象局地震中心从民国八十一年开始推动强震仪观测速报计划,分三阶段进行,目前已进行到第二阶段,全台湾装设了六百六十个强震仪,其中有八十个强震仪同时装设数据专线,能在地震发生同时将资讯即时传到地震中心,预计到明年第二阶段完成时,地震测报速度可缩短到六十秒,第三阶段预计在九十八年完成,地震测报速度再缩短到三十秒。
郭铠纹说,一部强震仪的费用约新台币二十多万元,并不算昂贵,美国、日本也有装设,但密度远不及台湾,以台湾来说,每部强震仪间的距离约三公里,日本约二十五公里,美国全境内约才一千四百多部,但光是加州面积就是台湾的十二倍,强震仪密度比不上台湾。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