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纪元4月30日讯】图﹕《吕布与貂蝉》剧照
如果你问一个演员,最想与内地的哪位导演合作,那么你得到的大多数结果应该是这两个名字:张艺谋、陈凯歌。作为中国影坛的领军人物,他们的一个喷嚏都可能引起不小的反响。每日新报4月29日报导﹐日前,电视剧《吕布与貂蝉》正在天津有线电视台播出,由陈凯歌领衔的这部电视剧,自播出以来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看了几集后,有人说这部电视剧是对传统古装戏的颠覆,也有人把这种改变说成是肆意篡改历史,历史人物简直成了神话人物。作为《吕布与貂蝉》的艺术总监和总导演,陈凯歌正忙于筹备自己的新电影《梦游桃源图》以及电视剧《二乔》。不过,对已经成品的《吕布与貂蝉》,他还是有兴趣对记者谈了自己的看法。一声“我的烟灰缸在哪儿”的询问后,陈凯歌和记者开始了近一小时的长谈。
电影和电视肯定有区别
记者:很多电影导演都说没有看不起电视剧,但是当您准备拍《吕布与貂蝉》时,一些人说:“连陈凯歌都去拍电视剧了!”
陈凯歌:我相信确实有人这么说过。其实世界上有那么多玩具,如何区别哪个高级、哪个不高级、哪个更高级?在我看来,只要这种玩具让我们觉得痛快就好。电视剧有承载娱乐的功能,但是它同样能承载思想。中国有那么多电视观众,之于此,我们为什么不能为他们服务呢?我觉得提出这种观点的人不是看不起拍电视剧的人,而是看不起电视剧的观众。电影和电视剧肯定是有区别的,在我看来,它们最大的区别就是一个是关着灯看的,另一个是开着灯看的。开着灯的,就要准备接受观众的迎头痛骂。这是电视剧的特性,艺术主张必须要顺应电视剧的规律,剧中的人物必须是亲切的,必须让观众觉得剧中人物是在和他们交流、聊天,否则观众就会随时转台。
记者:李少红的《大明宫词》的台词、《橘子红了》的节奏都受到一些争议,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陈凯歌:影视剧都是社会性产品,这种议论是可以推动这项事业向前走的。不过,所谓的评论界是不是也应该允许异彩纷呈。我不希望自己的作品被所有人看懂,因为观众的水平应该是逐渐提高的,应该有人引导观众的审美水平,影视工作者也应该与时俱进。另一方面,电视剧自身的规律要求作品一定要考虑通俗性。
《吕布与貂蝉》还有很多遗憾
记者:《吕布与貂蝉》拍摄期间,您正在伦敦拍摄电影《温柔地杀我》,那么作为艺术总监和总导演,您是怎么来执行您的职责的?
陈凯歌:我确实不是在每天都在现场亲自拍摄,但是在前期时,这部电视剧的整体构想,以及对演员的角色处理上的基本要求都是我与工作人员商量后定下来的。我希望演员往真里演,动情才行。现在看来,这部电视剧的制作还不够精良,其中有很多原因:剧本没有按时完成,演员的档期上有冲突。但是我能理解在第一线的工作人员,拍电视剧要比拍电影辛苦得多,演员每天才能睡3、4个小时。
记者:《吕布与貂蝉》的片首曲和片尾曲都没有歌词,片尾曲是邓丽君的《但愿人长久》的调子,怎么会考虑做这样的音乐?
陈凯歌:这个曲子是我选的,不过这和邓丽君没有关系,我喜欢的是苏东坡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里有很深的人生感触。听到它,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就会油然而生。这首曲子渗透着吕布与貂蝉的关系,还有人物进展的关系。没有找人唱是不想画蛇添足,谁也没有规定说一定要有词。
记者:《吕布与貂蝉》剧中有很多前卫元素:譬如服装、动画,这是您刻意而为的吗?
陈凯歌:我不是很喜欢前卫这个词,因为前卫是和时间有关的,所以既然曾经前卫,就一定有被抛弃的一天。我只是想用一种不同的方式来表述这个故事,想带给大家另外一种视觉感受。
记者:您的下一部电视剧是《二乔》,这也是一个发生在三国时的故事,您对这段历史很感兴趣?
陈凯歌:中国有很宝贵的文化遗产,但现在很多人对此置若罔闻,年轻人对历史并不是很感兴趣,我喜欢把历史人物用新的形式加以传播、推广。具体到周瑜这个人物,他是那个年代难得的英才,没有他,历史都会改写。同时,他又是一个狭隘的人,所以周瑜说“既生瑜,何生亮”。周瑜的性格很有意思,所以我有兴趣去做这个题材。(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