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纪元4月27日讯】 甘肃敦煌汉代悬泉置遗址近日出土的两千多件马骨头,经大陆考古专家确认是西汉时期的“天马”尸骨,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专家说,这为动物遗传学研究提供丰富资料。
新华社报导,甘肃敦煌汉代悬泉置遗址位于甘肃省敦煌市与安西县之间的交界处,出土简牍、信笺、动植物遗骸及大量珍贵文物。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何双全指出,西汉时期马匹是重要的交通工具和官府财产,配备与管理制度十分严格。悬泉置遗址属邮驿机构,无论传送公文、信笺,还是接待过往官员行宿,都少不了马匹,因此出现大量马匹尸骨。
何双全说,根据与马骨头同时出土的汉简记载,当时的官用马分为不同等级,供不同身份的人使用。其中品种最优良的称为“天马”,和民间传说的叫法一致。
报导说,“天马”一词来源于汉武帝时期,因汉武帝打仗时喜用新疆、敦煌等地的马,还做了一首“天马之歌”,歌颂马种优良、体力强壮、勇猛善战,后来朝廷官文中就使用“天马”之称。(中央社)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