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天可汗的世界|唐代文物大展﹂昨日在国立故宫博物院开展,吸引众多民众前来参观。率队来台的陕西文物局局长张廷皓,看着大排长龙的购票队伍有无限感触。他说:﹁这次展出是故宫与中国时报系跟我们谈了三年的结果,有这么多的唐代文物能够来台展出,尤其一级文物的数量,超出过往的规格,当初我也没把握,可说是大家有心,才有此机缘。﹂
近几年来陕西文物来台展出已有多次,每次都造成轰动,但张廷皓却是这两个月连续来台两次,一是上个月恭送珍藏于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地宫的佛指舍利,﹁没想到这个月又来台,因为这次我陕西省文物局辖下的十二座博物馆,共有一二○组两百余件文物来台,我得来看看这次陕西文化旋风所造成的影响﹂。
上个月佛指舍利来台,引发数十万信众沿途膜拜,张廷皓先说了一段心得:﹁唐代曾七迎佛指舍利,从古书了解当时造成万人空巷的盛况,我以为那是文人的想像,没想到这次佛指舍利来台,真的见识到万人空巷的境界,才知道这种文化底蕴是不分古今、不分地域,都同存于心。﹂
同样的,这次唐代文物,有大批佛、道教千年难得一件的造像,有唐代皇室所用的出土金银器、秘色瓷,见证国际文化交流的各国货币,代表唐代百科全书的三彩俑等等这些千年珍宝。张廷皓强调,希望这次陕西好不容易才出境的唐代文物旋风,能让台湾民众了解七到九世纪文化的多样性。
他补充说,来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类应该有个认识,就是不可能再有单一文化凌驾一切的世代,且要有尊重各种历史、文明成就的国际观。他认为唐朝文化就是一个最早的明证,﹁一个长安、一个罗马,连成一条丝绸之路,就是东西文化融合之路,唐代的包容性与国际观所造成的盛世,在二十一世纪更有启示性﹂。他推崇唐代文物的成就,就是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宛如天上繁星一般,织成一个璀璨的星空。
来台的大陆文物代表团昨日也趁隙前往故宫观赏文物,看到毛公鼎等数件出土自陕西的故宫镇院之宝。张廷皓指出,这次唐代文物皆为陕西出土,来台后看到同样出自陕西的文物,是故乡人看故乡物,备觉亲切;并强调,如果文物有灵,也会有相同的感觉。
至于这次展出的﹁虚拟长安﹂虚拟实境计划,张廷皓相当推崇,直说高科技展示方式使文物活起来,让更多人了解这些文物在一千四百多年前与唐人的生活关系,相当值得陕西各博物馆、考古所学习。他最后说:﹁博物馆的陈列与教育是以人为本、以观众为本,这次来台参观台湾筹画唐代文物大展,真正感受中国时报系与故宫的用心。﹂
(中时电子报 2002年4月21日)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