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纪元4月17日讯】我在伦敦半年,看过无数个墓园,深深觉得”死在英国”,尤其”葬在伦敦”,应该是死人一种至高无上的享受。在英国,不但住宅区规划得很整齐、完善,即使墓园,也不一定非要跑到荒山僻野,就在市区内或水边或丘缘,往往一墙之隔,墙外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墙内则荒草如茵,花木扶疏,不仅有如公园,有时还真是世外桃源。老实说,我固然爱逛公园(那是活人活动的地方),我更爱逛墓园(那是与古人交谈的地方),我尤其爱逐个朗读碑文,这时墓中的主人翁与其家人即刻出现在我眼前,使我暂时远离这滚滚红尘,分享他们之间的喜、怒、哀、乐。
☆嘲弄”人生”嘲弄”人死”
(一)“心平气和地安息吧!”–多少恩怨,多少遗憾,就此埋进黄土。
(二)“我曾经认真过,现在我才知道,生命原不过是一场嘲弄,经历的每件事都这样告诉我。”–这时诗人约翰溶嘲笑生命,还是诠释生命?
(三)“记得我!当你走过我身旁,象你这样,我曾走过,象我这样,你也会跟进,因此,不要跟丢了!”死人还嘲弄活人,好事者也在后面加了两句:”要我追随你,我可不愿意,除非告诉我你要到哪里。”
(四)“躺在这墓碑下的是吝啬鬼杰米,他在某天上午10时去世,当然他省下了一顿午餐。”–当你笑他时,他正得意洋洋呢!
(五)“这里躺着一个身兼牧师、法官与诗人的彼得,他打破了人、神与世俗的藩篱”。–身兼三角色,”演出”一定很吃力。
(六)“一个名叫‘盒子’(Philip Box)的人,躺在一个盒子里,木头盒子可是上等材料,至于那个‘盒子’,我们就别说了。”–英国人“重猫狗轻孩子”,当然他们要“重棺材轻尸体”了。
(七)“赞美诗和墓志铭都是多余的,这里躺下的是鲍博-莱,这就够了!”–好高傲的一篇墓志铭。
(八)“他是史蒂文生-瓦特活到101岁,快乐而健康;我们打个赌,你绝对活不到101。”–用死人来开活人的玩笑,谁说英国人只有刻薄感而没有幽默感。
(九)“这里葬着迪亚士-莎 她逞强,自负……度过70岁月,最后她宁愿给虫蛆蚁蚀,也不愿献身于男人。”–这时一个老处女的坟墓,是否生前心仪者给她立墓碑,就不得而知了。碑文如泣、如述、如怨,尽在不言中。
(十)“这块石碑的竖起,不是为了纪念莎拉的妇道,因为全镇的人,都能琅琅上口;竖起这碑,不过为她躺下。”–一个为生活而“打拼”的风尘女郎,死后还遭人挞伐,英国人啊!你也未免太不厚道了。
(十一)”这里躺着史提夫-勃,他生前酿得一手好啤酒泡;向左转,走下山,他的儿子正承继他的衣钵。”–墓志铭与广告词合二为一,精打细算的儿子。
☆英国医生遭人怨
英国人对医生好象很“感冒”,活着时他手操生杀大权,不得不委曲求全,花钱消灾;等他一命呜呼,莫不极尽冷嘲热讽之能事。
(一)“这里躺着的是查德医生,他现在的邻居,多半是他生前送来的。”
(二)“这里躺着的是我的健康顾问:西恩先生,这些被他治疗过的人,全陪伴在他的四周。”
(三)“送葬者,悲伤地含着眼泪,眼看着博朗牙医,填塞他最后一个凹槽。”–可怜的牙医,被人挖苦到这种程度。
☆白发送黑发,苦煞天下父母心
不是冤家不聚头,夫妻之间恩恩怨怨,总不足为外道;不过他们对孩子却都无怨无悔,爱护备至,甚少责怪:
(一)“睁开我的眼,瞟了一眼,没什么好留恋,还是让我安眠!”–早知滚滚红尘如是,不如不要投胎转世。
(二)“这石碑下躺着我们的孩子,他既不哭来也不号;他生来只有五磅,却花了我们50镑。”
(三)“失去了你,这屋子只剩下孤独,生命对我们已不再重要了;孩子,假如你能回来的话,这世界将有如天堂一般,否则……永远怀念你的爹娘。”–可以想见这是一对痛不欲生的夫妇,悲情流露无遗。
(四)”我们的等待和希望都落空了,愿上帝善待你,神牵着你的手走了,我们必须分离,这也可以减轻你的痛苦,但我们的心却碎了,妈和爸留。”这是纪念一个 3 岁大因病折磨而去的孩子。虽然这孩子已去世10年,但墓台前的玩具,鲜花都是新的。看样子10年如一日,父母每星期都来陪伴他。
走笔至此,不觉感动得热泪盈眶。
(维读者网络)(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