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纪元4月12日讯】都说香港没有科技基础,在美国史丹福大学当教授的晶片设计权威黄兆永,竟甘愿降薪兼告别一手创办的晶片公司,应港府之邀返港当“高科技创业媒人”,撮合大学科研项目和商界投资者,将之变成商品。
据明报4月12日报导﹐黄兆永说﹕“经济衰退令科技企业放缓投资,香港有机会超前,孕育科技大行业。”他相信3至4年内,香港科研商品化便有所成。
这家官方媒人馆,真身是港府年前成立的应用科研旗舰,名为应用科技研究院(ASTRI),获港府拨款30亿元,让其自行研究,及物色具商业潜力的大学科研项目,将之商品化以至分拆成创业公司,给商界和科技专才入股参与,培育本土高科技明星。
黄兆永出任该院行政总裁。总爱比别人走先一步的他,三年前与学生在硅谷创办的公司Atheros,所设计晶片用于最新的无线通讯标准802.11a,是最早面世的同类晶片之一,更获得英特尔等大厂青睐。深懂科技界抢喝头啖汤道理的他,估计下个科技浪潮﹕光电子即将掩至,希望香港掌握此机会,在科技上后来居上。
“光纤的数据传送速度愈来愈快,连接光纤的接驳配件亦要追得上,但后者主要由大公司研究。然而环球高科技投资放缓,大公司研究速度减慢,香港可趁机加快研究,别人研究传送速度2.5Gbps的技术,我们要做10Gbps,”他说,此项目投资约5000万元。
同样的科研道理引伸至其他项目。连同光电子,应科院已有四个项目在手,其余三个是纠正英文发音的学习软件、无线电和晶片设计。其中学习英文软件是应科院头炮,北望神州市场,于8月测试。
有趣的是,这软件是科大教授的科研心血,却交由应科院负责推出产品,黄兆永道出应科院的好处﹕“若由大学一脚踢,因不熟悉市场,想成功要碰运气。但应科院研究较商业化,成功率较高,而且只进行市场没有的研究,不会与民争利”,他解释,优秀项目让政府也可以入股,且能分拆为私人公司,为应科院和政府取得回报。
他承认,在港分拆科技公司的风险远比美国高,现在经济不景,找商界入股分拆项目更见困难,要假以时日才见成果,但他不担心被公众批评蚀钱兼浪费公帑﹕“有一个项目成功已能赚钱。”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