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纪元4月1日讯】本港现时有二百五十多个交通灯路口的地底,装有用来控制交通灯转灯号的感应线圈。不过,运输署为减少安装感应线圈的掘路工程,现正试验于交通灯柱上安装有同样功能的红外线探测器﹔运输署官员表示,红外线探测器的准确度不及感应线圈,故只属试验性质,未必一定会全面使用。
据明报4月1日报导﹐运输署高级工程师黄永光表示,现安装于地底感觉线圈用途,是当车辆停于交通灯前线圈感应到车辆后,便会自动调校路口相关交通灯的转灯速度﹔他表示,红外线感应器较适合用于行人及车辆不太繁忙、小路转大路的交通灯位使用,因可随时调节小路的交通灯号,令交通更加畅顺。
黄永光指出,除了希望减少掘路工程外,传统感应线圈的缺点是进行其他掘路工程时,线圈便不能发挥探测车辆作用。红外线感应器则不受任何因素影响,包括天气。
传统感应线圈的认车及数车准确度接近百分百。黄永光说,安装在九龙塘的红外线探测器去年四月已开始试验,所收集到数据显示,红外线探测器的认车能力是百分百,但数车准确度只得八成五,主要是红外线未能绝对分辨出车辆与人体。
他指出,现时署方于三处地点试验红外线探测器,包括九龙塘达之路与石竹路交界、黄大仙彩虹道与爵禄街交界、坚尼地城海旁与哥连臣街交界,每套红外线探测器成本价约一万元。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