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纪元3月8日讯】《亚洲华尔街日报》昨日发表社论,批评财政司长梁锦松于前日发表的财政预算案,有关港府在经济角色定位上的五项建议,违背本港过去的自由经济原则,与过去历任财政司(财政司长)作风背道而驰。该社论更形容,3月6日财政预算案公布当天,是“香港黑暗的一天”。
反驳指该社论的说法不正确,并重申梁锦松是“忠实的市场经济者”。梁提及推动一些私营机构未必即时投资的项目,是全球各地也有进行的推动经济、与时并进的行动。
该篇以《香港黑暗的一天》为题的社论,直指梁锦松就政府于经济角色上,提出的多项新定位建议,并计划于多个经济范畴,包括物流、旅游、金融及工商业支援服务作出推动的做法不恰当。社论指港府不应介入这些经济范畴,因为政府没有能力以公帑投资于私人市场,而又能同时达到较私人机构更具竞争力的效果。
该社论还针对梁锦松的背景,作出质疑。文章指梁氏于文化大革命时期,正在求学,因此拥有社会主义思维,而他长时期与亲中人士关系良好,在财政预算案公布前夕,亲中报章能事先获消息便足以证明。
不过,本港一些经济学者在预算案发表后,亦赞成梁锦松改变“积极不干预”政策。其中浸大经济系主任邓树雄认为,指前财政司夏鼎基当年提出的“积极不干预”政策,原意并非什不么也不做,他支持在影响社会利益及市场不能达到有利整体之时,政府可以作出干预。
梁锦松在预算案中表示,自己是忠实的市场经济拥护者,并赞成以市场主导发展经济,但认为政府不应什么也不做,消极地退出经济领域。他指出,政府的角色应是掌握经济发展方向,积极为市场发展创造条件。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