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开云体育维基百科 - 体育

1918年3月25日 法国作曲家德彪西逝世

font print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http://www.iloveguava.com)
1918年3月25日 法国作曲家,印象主义音乐的创始人德彪西在巴黎逝世。

德彪西1862年8月22日生于巴黎附近的圣日尔曼昂莱。少年时从莫泰夫人学钢琴,1872年10月入巴黎音乐学院,师事马蒙泰尔、拉维尼亚克、迪朗等。1880年底转入吉罗的作曲班,开始了初期的创作活动。1884年德彪西以康塔塔《浪子》获罗马大奖,1885年去罗马进修,1887年返回巴黎。80年代末接受了多方面的影响,如两次去拜罗伊特观看瓦格纳的歌剧,聆听巴黎世界博览会上爪哇佳美兰乐队的演奏,以及与象征派诗人和印象派画家们交往等等,使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理想,产生了一系列印象主义风格的代表作。同时,还为《蓝色评论》、《音乐评论》、《法国水星》、《里昂音乐评论》等报刊写作颇有见地的文章,表露了他的音乐美学观。1907年开始,德彪西不停地到国外旅行,先后在布鲁塞尔、伦敦、维也纳、罗马、布达佩斯、阿姆斯特丹等城市,监督上演他的歌剧,亲自指挥和演奏他的作品。也是在这时,他开始患了致命的直肠癌,创作量大大减少。他的主要作品有《贝加马斯卡组曲》(1890-1905)、《牧神午后序曲》(1894)、《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1902)、《大海》(1905)、《儿童乐园》(1908)、《玩具盒》(1908)等。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憎恨战争,表示要创造音乐美去代替被敌人破坏的美,决定写作6首不同乐器及各种组合的奏鸣曲,以体现他对法国文化传统的热爱。但仅完成3首,就离开了人世。

德彪西是法国最富于创造性的作曲家之一。他独特的、被称之为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是:音乐较少激情,避免文学性的叙事,它借助标题和丰富的色调变化引起联想,暗示多于直率的表达。在音乐语言方面,德彪西的曲调多以片断零碎的短句作自由的不对称的发展。德彪西的音乐虽然以调性为基础,但是大大扩展了调域的范围,节奏不规则地细分,使音乐显得模糊朦胧。他的管弦乐音响细腻,配器精致,爱用未经搀杂的原色,音量总是节制的,呈现出闪烁透明的色彩。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