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纪元3月10日讯】寡占 (Oligopoly) 是一种市场竞争的型态,也叫寡头垄断市场,意思是只有少数几家生产者垄断着这个市场;市场指的就是一种商品,所以寡占就是少数几家生产那种商品。这是一个很让人感受得到的市场型态,现实上争争斗斗的看得到,在分析上很复杂,很多模型,但却不一定比简单而看起来不太实际的完全竞争有用。首先我们要问:少数几家,到底是几家呢?
人数少 相互牵制
寡占是介于完全竞争与(完全)独占之间的市场型态。经济学分析生产者行为时,依各该市场生产者人数多寡,区分为完全竞争市场(人数很多,多到个别厂商不能影响价格)到独占市场(少到只有一家生产),其间还有两类“不完全竞争市场”:独占性竞争市场与寡占市场。独占性竞争市场的生产者人数较多(见下回分解),寡占较少,少到几个呢?标准答案是少到会相互牵制。
所谓相互牵制,是一个寡占者的决策会影响其他寡占者,也受其他寡占者决策的影响。这种例子很多。电视台八点档连续剧,一台有什么风吹草动,其他台马上风声鹤唳,大家随时准备应战。像这样有“竞争行为”的情况,都可以说是寡占市场。
政治上也是如此;例如,竞选时候选人相互批驳,政党间推出什么攻防策略等,也代表寡占。棋盘上的厮杀,更是如此。我们如看候选人间的攻讦中,有些候选人好像被忘记了,其实是他们份量不够,不在“寡占者”之列。
竞争强 竞争性低
寡占是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竞争性”比较不完全的市场,但这个市场却处处是你争我夺的厮杀竞逐。我们可以说,经济学讲的“竞争”,不同于一般“竞争”的意义。
经济学所讲的“竞争”,是指“竞争性”,就是一个市场是不是容易加入生产,参与竞争的程度。在完全竞争市场里,由于非常容易加入,生产者很多,所以说它的“竞争性”完全;这时的生产者之间一片祥和,看不到“竞价行为”。反而是“竞争性”很低的寡占,竞争行为很多,普遍充满着火药味。
模型多 解释力低
相互牵制,如何牵制?这可是各凭本事、各使看家本领了。从你死我活式的割颈式竞争,一直到追涨追跌、价格领导,以迄互相勾结、联合垄断、瓜分市场等,都可能。这可说是“个体经济学”里最热闹的课题之一。
相互牵制,你来我往,这正是“竞赛理论”(game theory)的本质。因此,竞赛理论里有丰富的寡占模型。但是,这些其他市场所缺乏的多采多姿的寡占理论,解释厂商行为的能力都相当有限。讨论市场机能时,通常用的还是看起来不切实际的“完全竞争市场”理论,以及独占理论为主。
(原载台湾大纪元周报第49期)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