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纪元2月22日讯】检讨公共财政专责小组主席俞宗怡坦言,检讨报告显示香港财赤问题“不能接受”。有学者分析,政府目前面临的“赤的疑惑”,问题出于上任财政司长(现任政务司长)曾荫权任内“过分慷慨”,推出多项税务宽减措施所致。
据明报报导﹐身在北京述职的曾荫权被问及是否认为自己须为赤字负责时,面露不悦之色,吁记者“翻看我的几份预算案,便会知道我对这问题的看法”。
正如俞宗怡所言,造成结构性财赤的其中一个主因,是因为自1992年起,政府开支的增幅开始跟本地生产总值(GDP)增长脱轨。尤其自98年起,由于当时经济低迷,政府刻意让政府开支增幅高于本地经济增长,以免再打击经济,但这一步却令两者差距愈来愈大。
事实上,曾荫权由96至97年度的首份预算案开始,在6年任期内便推出多项税务宽减措施(见表),包括退税、提高免税额等,令纳税人数由96年的135万人降至现时110多万,6年内减少了二十多万人。
中文大学经济系系主任宋恩荣直言,98至99年度财政预算案对日后的公共财政起最关键作用,如果没有当日的慷慨,也未必有今天的财赤。他说﹕“那年做错了的是利民纾困,永久减免,造成今日财政的困局不要做一些在政治上很难回头的事,一减薪俸税、宽减免税额便很难回头。”
作为政府“女掌柜”的库务局长俞宗怡,斩钉截铁否认今日的财赤局面是政府过去理财错误造成,并力指政府财政管理正确。她为曾荫权辩护说﹕“做这专责小组,显示特区政府虽非先知,但也比较早看到问题可能出现,所以上任财政司长(曾荫权)主动在98年成立这工作小组我们见到有这个可能,希望防患于未然。”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