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纪元11月7日讯】十月十二日晚在Southern Tech剧场举行的著名小提琴家苏幼敏小提琴独奏音乐会取得了圆满的成功。音乐会一结束,观众由衷地发出了一阵阵的赞叹:从来没听过这么动人的独奏音乐会;这样如泣如诉、畅快淋漓的激情演奏真是让人一饱“耳福”;今天没能到现场来聆听独奏音乐会的人真是太可惜、太遗憾了;此类音乐会应该连着开几场,我们可以连续听它三、四场;花$25、$35欣赏这样的音乐会实在是太便宜了… …。人们相互传递着音乐会给大家留下的美好印象。这一、两个星期来,主办单位和主办人接到无数的电话,祝贺音乐会的圆满成功,其中许多观众恳切地希望今后能多举办这种高水准的独奏音乐会,有些赞助商甚至要求今后要年年办:“我们将年年抽出赞助费来支援举办此类音乐会。”
音乐会长达两个多小时,由于演奏家发自肺腑的音乐一次次打动了全场观众的心,观众以热烈的掌声一次次地将演奏家请回舞台,向这位独具匠心、充满感染力的艺术家表示由衷的敬意。掌声此起彼伏,喋连不断,最后主办人只能借手指受伤为由,请观众谅解,结束了这场激动人心的音乐会。(由于连日来与当地韩裔钢琴家临时合作排练,“连续作战”几十个小时,手指确实受伤)。
音乐会虽然已经结束,但是那一曲曲动人心弦的乐曲却一直茔绕在人们的记忆中,那一幅幅含蓄隽永、琴人合一的场景让观众难以忘怀。音乐会上,苏幼敏先生演奏了门德尔松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沉思”、“流浪者之歌”、“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渔舟唱晚”、“洪湖水浪打浪”、“美丽的台湾岛”、“金色的炉台”等中外名曲。他的弦音美妙亮丽、清秀超脱、时而铿锵有力、锐气逼人;时而缠绵委婉、如泣如诉。在他的演奏中,所有高难度的技巧,均伴随着他那翺翔自如的双臂和手指,融化在他深沉的情蕴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人们感受到的是真诚、甘淳、美好、纯粹的音乐,没有参杂任何故弄玄虚、哗众取宠的成分。
有观众感慨地说: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我听过无数次,这是我听过的最好、最感人的一次。的确是全身心的投入,在“梁祝”和“流浪者之歌”的演奏中,我们能感受到那种大悲、大喜、天长地久的情怀。也有观众真诚地叙述着:一听到“美丽的台湾岛”主旋律,一股思乡之情顿时涌上心头,好想好想家 ── 渐渐地眼眶湿润了,泪水在脸颊上徘徊。“洪湖水浪打浪”让观众领略了鱼米之乡的美丽景色,而在“金色的炉台”一曲,“他拉出了时代的强音,使我们追忆童年、回想往事。三十年了:多少感触,多少惆怅。”
当人们问起苏先生是怎样走上成功之道的,他很谦虚地回答:刻苦,持之以恒,要成功就要能忍受寂寞和孤独。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就是我的秘诀。是的,苏幼敏先生现任洛杉矶音乐家联合交向乐团首席,长期以来一直不断地学习、探索,尤其是近些年来在小提琴大师Gruppman教授的指导下,在技术和声音上均有一个新的飞跃,特别是在小提琴发音技巧上更是得到大师的真传,使他能随心所欲地驾驿小提琴。他的发音具有极强的穿透力,无论在音乐厅的任何一个角落,都能领略到那悦耳的琴声,以致于有人以为琴上装有话筒。实际上,苏先生的独奏音乐会是从不使用任何话筒及扩音设备的,即使是在大型体育场馆也是如此。
正如他的导师Devenny教授对他的评价时提到的:苏幼敏已经逐渐成为一个世界级的小提琴家,无论在声音和技术上,都已到达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他的成功源于他对音乐的精确理解以及永不停止地追求完美。
在独奏音乐会上苏幼敏先生邀请龚晓红老师一起演奏了巴赫的d小调小提琴二重协奏曲第一乐章,他们的合作堪称珠联璧合、天衣无缝。而龚晓红小提琴学苑的乐队在音乐会开始的时候演奏了两首乐曲,“花儿与少年”和“小步舞曲”,起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同时还担任几首乐曲的伴奏,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苏幼敏先生对这支乐队给于很高的评价:个人技术都很好,音色很统一,节奏很齐,训练有素,已趋于专业水平。(据悉,龚老师的这支乐队已有三名学生考入亚特兰大青年交向乐团,他们是中提琴手傅大忠,小提琴手程达仂和郭向一)。
音乐会圆满结束了,笔者受主办单位龚晓红小提琴学苑及主办者龚晓红老师和亚特兰大东方之声艺术团团长余永清先生的委托,在此向各支援和关心这次音乐会的团体和个人、各新闻单位、以及慷慨解囊的商家个人表示最衷心的感谢。让我们为丰富、繁荣亚城华人的文化生活,再接再励,携手同进。(http://www.dajiyuan.com)
艺术的盛筵,倾情的演奏
──记苏幼敏小提琴独奏音乐会
人气 1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