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纪元11月23日讯】 (接上周末版)
食补胜药补
与药补相比较,食补更为优越。本文向你推荐几种四季食补佳品。
春令补养以肝为先。根据中医学“天人合一”的养生原则,人体在春季保养的重点器官是肝脏,而在所有的养肝食物中,以动物肝最优。研究表明,猪肝、牛肝、鸡肝、鸭肝等具有强大的补益作用,并能解毒、抗癌,强壮体力和增进智能。主要得益于含有大量核酸、维生素A、叶酸、硒元素等人体肝脏所必需的营养物质,特别是含有一种称为细胞色素P-450的成分,尤其值得称道。在上述几种动物肝中,鸡肝又名列榜首,最有食疗价值。如将新鲜鸡肝与大米同煮为粥服食,可治诸如肝血不足、饮食不佳、眼睛干涩或流泪等疾患,是中老年人春季养生之佳肴。
消暑度夏首选食鸭。夏令进补,首选鸭肉。《日用本草》载,鸭能“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气行水,养胃生津,止嗽息惊”。《别录》也说鸭可“补虚除热,和脏腑,利水道”。其奥妙在于鸭属水禽,性寒凉,从中医“热者寒之”的原则看,特别适合于体内有热或上火的人食之。低热、虚弱、食少,大便干燥和水肿者吃鸭也很有益,而这类疾病患者多见于炎夏。此外,不少顽症痼疾也可试行“鸭疗”。如老母鸭与天麻炖食可养阴补虚,平肝熄风,可治疗高血压,老母鸭加白茅根(纱布包)炖汤食之,对早期肝硬化腹水有效;老母鸭与人参、沙参、百合等炖食,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的妙方;青板鸭与白扁豆,苡仁、莲子等炖食之,是慢性肾炎病人康复的良法;老母鸭与玉竹、枸杞子、黄精等配方食之,有助于糖尿病人康复。
秋日养肺木耳为最。中医学认为,秋季阴渐生而阳渐消,空气干燥,最易伤肺。白木耳与猪血汤属于养肺佳品,可以滋润秋寒淫浸的肺脏。另外,不逊于白木耳的还有藕。藕不仅是佳蔬良果,尚是一味良药。中医学认为,生藕味甘凉入胃,可消瘀凉血,清烦热,止呕渴;熟藕性味甘温,有益胃健脾、养血补虚、止泻之功。《随息居饮食谱》的评价是:“藕以肥白纯甘为食,生食宜鲜嫩,煮食宜甘老,用砂锅桑紫缓火煨烂,入炼白蜜收干食之,最补心脾。”《纲目拾遗》则称藕粉调中开胃,补髓养血,通气分,清表热,常食安神生智、解暑生津、消食止渴,实为秋补之上品。
一日三枣过冬之宝。红枣有大补气血之功,具有治疗眩晕、虚弱、贫血、营养不良、高血压、过敏性紫癜等疾病之作用。《本草纲目》称枣“润心肺止咳、补五脏、治虚损,除肠胃之癖气”。现代医学已发现枣内含有抗高血压的成分芦丁,乃是中老年人过冬的益友。民间流行的“红枣炖雏鸡”,“红枣煮粥”、“红枣熬黄耆”、“黑枣炖猪蹄”等形式,都值得称道,读者诸君不妨一试。
◇兰政文(http://www.dajiyuan.com)
冬日你可会进补?(下)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