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今雕塑看艺术的变迁

文/张昆仑(山东艺术学院雕塑系教授)

标签:

(http://www.iloveguava.com)

图:张昆仑教授作品:火之女神 Goddess Of Fire(兴隆煤炭工厂,中国。1984年。15.35公尺)

我在学校学的是传统写实的技巧和再现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后来觉得单是这样的方法在思想情感的表达上很受局限,于是开始研究西方的现代艺术,发现它确实扩大了艺术的表达力。但也发现其形式和内容确也都是乱七八糟的东西。于是决定取其东西文化之精华,弃其二者之糟粕,创造新的艺术语言,以表达自己对宇宙人生之真谛的理解。

我认为希腊雕塑技巧是很好的,非常美;但其内容虽然描写神的故事,也都充满了情欲与仇恨,表现了人当时的败坏与堕落。到了欧洲中世纪,宗教艺术虽然内容受到宗教的约束,但其形式技巧却变得十分呆板匠气,到了近代就比较重视表达真情实感,塑造手法也变得灵活生动。当然自此艺术家也开始放纵自己的情欲。随着人类过分追求个性解放,到了二十世纪,有些艺术家为了反传统,于是印象派、抽象派的东西就出来了。

雕塑艺术的发展变化,是与政治变化、工业发展和科学进步相联系的,它不光是体现在材料技术的运用上,更主要的是人的心理状态在起着变化。雕塑是和人的心理状态及周围环境相协调的。人类道德在一日千里地往下滑,心理扭曲,很多丑陋的东西也在一些公共场所受到推崇。

我认为现代艺术的发展和实证科学的发展几乎是同一个轨迹,同一个特点。如果说艺术是一个整体的话,艺术家在某种心理特征的促使下,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其中的某一个因素挖掘出来,然后扩大强化为独特的风格流派;虽然它是片面的局部的经验,但它也的确展现了一些艺术规律,丰富了艺术语言和扩大了表达力。

但其关键不在形式本身,重要的是它在表达什么。一件传统写实的雕塑,它既可以表达生命的崇高,也可以表达情感的低俗;心理扭曲的人们,可以将一堆垃圾或骷髅头等丑陋的东西当作艺术。我们也可以运用各种材料,集古今中外所有经验创造一种新的语言形式以表达一般形式所无法表达的深广内容。有许多具有思想性的西方艺术家,他们也企图通过各种手段想发现或表达比一般人更深远的思想;但在思想层次的局限中,如同被关在封闭的盒子里探索,如果无法撬开这层壳,就无法表达出超越人心灵的境界。

有的艺术家极力去调动他的下意识、潜意识作画,甚至用吸毒、酗酒去麻醉他的主意识,这种连自己画的是什么都不知道的行为是极其危险的,这类的作品也经常会带给观赏者一种诡谲的感受。这符合了现代人们寻求新奇刺激的想法,特别是一些所谓评论家的理论和媒体抢新闻的情形下,也就被捧起来了。这种标新立异慢慢也会形成一种观念,理论和评判标准。于是大家就是这样在迷中滚,人云亦云地认为这是符合美学的。艺术变成只是为了找到一个惊心动魄的情节或迎合人类追求刺激心理的题材,特别是随着社会越来越商业化,生产和需要,精神鸦片的互促循环越演越烈,于是艺术便成了道德败坏的反映和催化剂。

艺术家都想创作出好的作品,只是苦于不知道走什么路。一个艺术家不同于工匠只掌握点技术就可以了,而应当在对宇宙人生有较深的理解之基础上再去发展自己的风格特征。只要脑子里装的是好东西,不管怎么创作出来的作品都会对社会、对观众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艺术家用自己的专业去做积德的事,这也是对自己艺术生命的负责。要让那些在艺术创作中没有道德规范的,盲目追求个性解放的艺术家知道这种现象背后的实质是什么,及其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所有艺术的发展,都是在某种艺术哲学指导下的实践,但是在人类思想被扭曲了的社会中,几乎所有的学说都是扭曲的。

如果艺术家都能够了解自己的创作对于人心有多么大的影响,不受名利诱惑与沈沦,清新美好的人类新文化也就自然而然地在产生着。随着人类道德的导正,一个注重修心的艺术家,肯定会十分敏锐地感受到社会上新生的最正的一切,并赋予激情去表现它。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

(摘录自正见网)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毛索洛斯墓庙 (11/30/2001)    
  • 巴洛克艺术(一) ─建筑 (8/30/2001)
  • 相关新闻
    礼仪专家:在机场登机时 避免这些失礼行为
    组图:樱色暮光 初见广岛福山城
    《镀金年代》取景地 百年豪宅化身花卉仙境
    当花旗木与铁道相遇 春天就在镜头里盛开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