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纪元1月17日讯】1月12日,首次铁路价格听证会在北京举行,事关中国新年期间铁路运营是否加价,听证会引起全国上下广泛关注。33名各类代表参加了听证会,对铁道部提出的方案各抒己见。铁路行业,是国营垄断企业的“大哥大”,首次让公众参加价格讨论,可谓意义不小。
据了解,类似听证会,在国内已经不乏先例,包括若干成功的例子。
1993年,深圳市率先实行价格审查制度,形成价格听证制度的雏形,之后,全国共举行各类商业价格听证会二百多次,其中,影响较大的,有60多次。2001年12月8日,广东省举行了中国新年公路客运价格听证会,公路运输部门、物价管理部门、专家代表和消费者代表等利益各方,共聚一堂,直接交流论证,最后,公路运输部门决定在涨价方案的基础上,把价格下调35%。不久前,福建省举行电力价格听证会,会上硬是将电力部门提出的调价方案当场推翻。
从国外引进听证会制度,无疑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显然,对于这类听证会,人们联想得最多的是,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能否和如何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问题。
以这次铁路价格听证会为例,能够面对公众,总算是一个进步。然而,听证会却暴露出一系列人为的痕迹,令人生疑。比如:参加听证会的33名代表,是如何产生的?主办方铁道部没有交代,代表名单也没有提前公开,各利益层次的代表性是否全面?代表比例是否合理?都是一个问题;对于至关重要的听证材料,也没有提前公开,连代表们本身都抱怨资料不全,说经营者没有披露“真实而全面的信息”。铁路部门公布财务成本时,只说春运期间成本增大的理由,却不提供客流增加带来的利润;听证地点在铁道部所属的铁道大厦,听证地点明显不中立;听证过程没有全程直播;听证时间显得仓促;听证会现场则显得斯文拘谨,过于有条不紊,很少辩论和冲突,很像是事先就安排好并审查过的发言,观众觉得“不过瘾”、“没意思”。
所有这一切,表明,听证会仍然与“官办作风”、“政治干预”、“黑箱作业”、“幕后交易”、等等名词,脱不了干系。一些参加听证会的代表,依然流露出根深蒂固的奴性。一位代表说“珍惜你的话语权”,在他看来,这话语权不是自己天赋的权利,倒是别人赐予的,受宠若惊,且感恩不尽;另一些代表在发言时,竟随时需要引用“中央首长”的话,作为自己论证的根据,似乎听证会也与“维护稳定大局”有着神秘关联;结果,听证会以大多数代表同意铁道部提出的涨价方案、即所谓“政府指导价格”为结论。
在小心翼翼的听证会之外,仅有少数头脑清醒的代表懮心忡忡地表示:听证会“流于形式、走过场,不仅使听证制度走样,更严重的是,以貌似合法的程序制订一些不合理的价格,会破坏(听证会)这一先进制度的推行和运作。”铁路价格听证会已经结束,春运调价方案还没有最后出来。但真真假假的听证会,所暴露出来的假民主假科学的痕迹,值得人们警觉;也说明,从西方引进的听证会制度,在中国,还远远没有迈上成熟的轨道。
──转自《新世纪》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听证会四川代表语惊人:“我不清楚怎样当上了代表” (1/10/2002)
- 美众院听证调查安龙破产案 安龙总裁拒绝合作 (12/13/2001)
- 解放军24名将官卷款外逃 腐败严重影响军力 (12/8/2001)
- 西甲:里瓦尔多故意伤人 面临西足协严重处罚4至12场 (11/29/2001)
- 米洛舍维奇称克林顿曾请他助抓拉丹 (11/1/2001)
- 美国财长称美国坚持美元坚挺政策 (10/26/2001)
- “远华案黑幕”作者盛雪出庭赖昌星听证会 (10/13/2001)
- 美国百名歌星同打一官司 要求修改有关”惩罚性”法律 (9/15/2001)
- 丁磊:纳斯达克下周将定网易是否摘牌 (9/2/2001)
- 纳斯达克今日举行听证会 网易前途堪懮面临摘牌 (8/30/2001)
- 美国里斯驾机“叛逃”古巴 原因竟是害怕着陆 (8/14/2001)
- 远华案中方证人作证温哥华日子不好过 (8/4/2001)
- 赖昌星律师质询证人吴建平 (8/3/2001)
- 专家分析赖昌星难民申请的三种结果 (7/29/2001)
- 美国之音﹕赖昌星将何去何从﹖ (7/28/2001)
- 我在死囚身上剥皮──中国医师王国齐的自白 (7/23/2001)
- 梅加瓦蒂希望人协提前召开对总统弹劾听证会 (7/14/2001)
- 菲律宾前总统埃氏今受审 2000多名警察维持秩序 (7/10/2001)
- 赖昌星否认兄证词 律师表示其兄也许受到严刑逼供 (7/6/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