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纪元1月14日讯】在外界看来,联想帝国现在遇到的问题,是遭遇全球IT严冬带来的业务增速下滑。但杨元庆却对联想甚为忧虑的,则是大企业病。他认为这是联想身上的“病毒”。
杨元庆在2001年下半年幵始了大刀阔斧的刹车减速行动。仅PC就将目标中的400万台缩减为313万台,“有些业务连根砍掉,有些部门进行了合并。”据记者了解,联想内部有一个系统的评分机制,很大一部分人衹得了3.7分、3.8分(5分满分)。杨元庆给自己打的分数是七八分(10分满分)。
处于漩涡中的联想,这个时候,大企业病果然产生了。“我们有一阵子是慌乱的,”杨元庆说,“本来想有个较好的市场环境来从容进行战略转型,但天未遂人愿。”
杨元庆将联想的大企业病表象解释为:员工产生惰性、缺乏激情,按部就班、做事效率降低,不考虑成本等。“外部环境透过业绩、股市的玻璃顶棚投射进来,在联想内部一度造成了不小的压力:早已习惯于大幅度超额完成任务的联想人突然需要面对如何适应低速增长的严峻问题。”
联想一踩刹车,还涉及到与联想有业务关联的众多企业,比如库存企业、代理商、供应商等。他们对联想产生的各种抱怨情绪又反馈到联想员工心头,加剧了大企业病的症候。
大企业病,是每个企业由小到大都难以逾越的问题。
联想能渡过大企业病难关吗?杨元庆坦承,克服大企业病首先应从自身做起。“这一年我最大的磨炼就是心态上的调整。我原来脾气很急,过去如果下边完不成任务,我会硬往下压,底下的人就会拼命赶销量,不管利润。这是很危险的,没准儿会把公司带向亏损的边缘。不久我的心态就调整过来了。”
对付大企业病的一个办法是已经进行的裁员行动。还有正不断进行的案例教育,对岗位流程进行的再梳理,并从文化与核心价值观入手,强调平和心态,消除浮躁、灰心情绪,进行负面激励。具体的还有,剔除日常运作中不增值的流程环节,杜绝冗余会议,降低大额采购成本,提高协同配合等。
“你说连滚带爬也好,我们还是走过来了。”颇具雄心的杨元庆不但为自己打造了一颗平常心,而且目光已决不再是什么最大的PC厂家。据透露,手中拥有20亿元资金的联想,现在年投入研发经费4亿到5亿元,在未来5年要成为技术驱动型公司,不但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还要成为业界标准。
──转自《北京晨报》(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