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纪元1月12日讯】(中央社记者陈正杰华盛顿特稿)美国前任助理国务卿郝尔布鲁克有关美国应与中共签署第四份联合公报的主张,在提出之后几乎人人喊打,一位布希政府官员表明:“这个主张飞不起来(It’s not going anywhere.)”。
郝尔布鲁克一月二日在华盛顿邮报发表的文章中提出的构想,接连遭到李洁明、孟捷慕等中国问题评论家的公开抨击,专家和官员们在私底下的批评更不留情。
华府政策圈多位人士的看法是,藉凝聚共识以稳定双边关系的出发点固然良善,但这很可能是各方唯一的共识。要改善关系是否需要新的联合公报,以及公报应有些什么内容,则存有很大的争议。
许多专家认为,一旦开始谈判新的公报,由于华府、北京和台北各有坚持,结果必然是适得其反,徒然制造无谓的困扰。他们并且相信,即使是民主党当政,郝尔布鲁克的主张也未必会获得采纳。
孟捷慕在一月十一日刊登于华盛顿邮报的文章中,批评郝尔布鲁克把美国和中共在冷战时期联手对抗苏联和目前两国的反恐合作相提并论。而东亚安全专家葛来仪也指出,郝尔布鲁克把“九一一”事件当做美国与中共关系的另一个分水岭,根本是太过牵强。
她告诉中央社记者说:“中国确实面临恐怖主义威胁,但中国领导人不像美国领导人把这个威胁看得那么严重,而它也无法成为在二十一世纪凝聚两国关系的黏胶。”
在台湾议题上,葛来仪说,美国和中共都希望避免台海发生战事,但除此之外,彼此绝少共识。
她指出,美国的底线是两岸歧见要以和平方式解决,不能诉诸武力;中共的底线是希望美国接受北京的“一个中国”立场。但她相信,双方都不会接受对方的底线。
中共也可能希望藉新的公报使美国重新确认一九八二年“八一七公报”的精神,但这可能是双方签署新公报的另一个障碍。
葛来仪说,美国近年实质上已未遵守这份限制美国对台军售质量的公报,而由于中共近几年加强对台湾的军事部署,并且不惜以武力恫吓台湾,美国国内主张减少对台军售的呼声已经降低。
郝尔布鲁克主张利用“上海公报”双方说法并陈的模式,在新的公报中列出彼此对相关议题的不同看法,但葛来仪指出,这正是中共希望避免的情况。
她说,在台湾议题上,北京希望见到的是较明确的说词,而不是更多的暧昧。她说,布希政府似乎也在走向更明确的立场,只不过方向是点出如果中共对台用武,美国将不会坐视。
由此可见,在具有关键性的台海问题上,华府和北京的出发点已是截然不同,如果双方不顾歧见而展开有关新公报的谈判,台北预料将会动员在华府的各种资源,以影响公报的内容,而这无疑将增加谈判的难度。
但这种局面至少在布希政府任内发生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
国务院发言人包润石针对郝尔布鲁克提议的评论是,美国认为现有的关系架构能够让美国达到在双边关系上希望达到的目标,而美国“将继续使用这个架构”。
布希政府未公开批评第四公报的主张,但一位官员私下告诉中央社记者说,这个主张“完全是个梦想(total fantasy)”。
他说,布希政府跟北京可以充份了解对方在各项议题上的立场,不需要靠公报的帮忙。
他并说,在对中共的关系上,布希政府希望“少一些公报,而不是多一些公报”。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