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被他人建议放下“无论怎样努力都觉得自己不足够的内心”,我想也有人会质疑:“话虽如此,但是自身努力不足,难道不是个事实吗?”他们甚至会觉得这种做法只是在放纵自己。
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人
那些带着“无论再怎样努力都觉得不够”之心生活的人们,原本就经常怀着“人类除非承认自己有所不足,否则就无法真正努力”的信念,所以会产生这种反应也是很正常的。
相对于此,那些可以断言“即便如此,也没什么不够好”,不刻意去寻找“不足之处”的人,就事实结果来看,反而更能够充分发挥出自己的力量。
当然,若你老是将自己与某种“理想的人类形象”拿来比较,就会经常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毕竟,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人。
但是,只要能从“现在自己所能做的事”之观点来看,你就会发现,人类总是“尽力而为”而已。
努力就是“尽力而为”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情况——与生俱来的个性、成长环境、至今为止人生中发生过的事、身旁的人、他人的对待、现正面对的问题、今天的身体状况……。也因此,每个人都有只有自己才知晓的情形。
所有人其实都是面对着人生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在当下尽力而为。即使是那些看起来“完全不像在做力所能及之事”的人,考虑到他所面对的诸多条件,“为了生存只能这么做了”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事情。
那些现在看似懒散的人,如果你知道他是基于过去的失败经验而害怕努力,或许就能够理解,他其实也是尽力而为地活着——在他精神层面能够忍受的范围内努力,同时藉由不付出更多努力来保护自己。
甚至,那些你觉得行为很“过分”的人,当你知道他是从小遭受严重虐待长大,因而无法相信任何人,只能为了生存下去而践踏他人,一路挣扎至今。可能就能够理解他其实也是尽力而为——他用了自己知道的唯一生存之道来努力。
就像这样,每个人都在面对着各自的人生课题,并且在“尽力而为”之后,产生了结果——所身处的现状。换句话说,重要的是要能理解“万物皆有因”。
确实有许多事,后来再回头看,能够想到更好的选择。但是,对那个当下的那个人来说,往往却是“只能那样做了,别无他法”、“觉得那样做很好”。
POINT :我们都尽力地活着,只是方法不同。
<本文摘自用对情绪,可以帮自己疗伤:做再好总会有人不爽你!你并非不够好,而是对自己不够好,方言文化出版社提供 >
责任编辑: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