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体育彩票大乐透官网-体育彩票大乐透开户-体育彩票大乐透注册

一口水井照出丑男 引发的感叹流传千载

作者:宋宝蓝
font print 人气: 1437
【字号】    
   标签: tags: , ,

战国时期有一位贤者,因其才华出众,齐湣王对他格外器重,并对他的主张几乎言听计从。他就是列精子高。有一回,他照“镜子”后,引发的一番感叹,竟流传了二千多年。

有一天,列精子高心血来潮,穿上熟绢做的衣服,戴着白绢做的冠帽,脚上穿上一双高头鞋,提着前襟走到堂下。他饶有兴致地问起自己的侍者:“看看我,这身打扮怎么样?”侍者说:“您真是又英俊又帅气。”

列精子高愉悦地走到井水边去照“镜子”。他一看水中的影像,自己根本就是一个丑男,既不英俊,又不帅气。

列精子高愉悦地走到井水边去照“镜子”,发觉自己根本就是一个丑男,既不英俊,又不帅气。图为宋 刘松年《彭祖观井》。(公有领域)

于是,他怅然长叹:“侍者知道齐王对我言听计从,所以有意地阿谀奉承我!对于万乘之主的一国之君,人们处处阿谀奉承他的情况就更严重;而国君却没有一面镜子照出自己真实的情况(看不见自己施政的缺点,即使错了也不知道),那么离亡国之日也就不远了。谁能成为这样的镜子?惟有士人吧!

人们都喜欢可以清晰照见自己的镜子,却厌恶那些能指出自己缺憾的人。镜子只能照出自己的形象,功劳小;贤士能指明自己的缺失,功绩大。只得到小的,却失去大的,这是不懂得类比啊。”

铜镜
人们都喜欢可以清晰照见自己的镜子,却厌恶那些能指出自己缺憾的人。图为古铜镜,汉“长宜子孙镜”。(公有领域)

正常的水清澈而长流,一旦郁结在一处就会污浊变浑;正常的树木长得高大而挺拔,一旦郁结就会产生蛀虫。自身的缺憾和不足就像身体上的郁结之块,自己可能看不见,旁人却看得比较清楚。

所以,古代的圣主明君敬重豪杰与忠臣,是因为他们敢于直言进谏,为国君、为社稷及时清除阻塞,疏通民愤郁结,疏通政令不达之处,防患于未然。

一口水井照出一个“丑男”,“丑男”的省思与感叹却也成为一段佳话,一直流传了二千多年。@*#

事据《吕氏春秋.达郁》卷二十


责任编辑:王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魏徵解释道:“从前,舜告诫群臣,不要当面顺从我,背后又另讲一套,这不是臣下忠君的表现,而是阳奉阴违的奸佞行为。对于您的看法,为臣不敢苟同。”太宗非常赞赏魏徵的意见。
  • 淳于髡是齐国的一个入赘女婿。身高不足七尺,他能言善辩,每次出使其他国家时,从没受过羞辱。下面两个故事说的都是他想齐威王进谏的故事。
  • 唐太宗想修复洛阳宫,张玄素进谏说:“陛下刚刚平定洛阳的时候,凡是隋朝的宫室,您都下令想毁掉它。还不到十年,您又想修缮它。何前恶之,而今效之?(为什么以前厌恶它,而今天又效仿它呢)”
  • 古代的司法官为无辜的人诉冤,敢于向皇帝提意见,而皇帝虽然一时生气,却能听取意见,不再生气,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为自己的错误不安,最终纠正错误。因此,古代的皇帝虽然有错误,但由于允许人们提意见,所以,能获得后人的正面评价。
  • 一天晚上,一位仙风道骨的神秘老翁,走进了张府的大门。张府的主人叫张孝廉,他近来突遭家庭变故,让他的心情变得非常沮丧郁卒,总觉得人生了无生趣,后来变得像发了癫疯一样;精神状态时好时坏,疯癫起来的时候精神恍惚、指天画地。家人沿请了很多医生来看诊,也吃了不少药,但都没有改善。
  • “一时全大节,千古仰清尘。(宋代李廌)”千百年来,苏武节已成为中华传统价值展现的一座丰碑。那么,对于道德急速下滑中的末劫时的人类社会,又有那些启示呢?
  • 作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黄河,在过去三四千年间,其下游决口一千多次,河道因河水泛滥大改道共26次,对中国黄淮海平原的地理环境影响巨大。为此,历朝历代政府都要派官员治理黄河。有清一代,出了几位治河能臣,其中治水最为成功之一的当属道光年间的河道总督栗毓美,清史稿是这样评价他的:“实心实力,卓为当时河臣之冠,不独砖工创法为可纪也。”
  • 北宋的吏部侍郎李若水。《国语》有句名言:“君忧臣劳,君辱臣死。”深入险境,誓死效忠皇帝,他的事迹因而被收录在史书“忠义传”中。(志清/大纪元)
    敌兵攻破京城时,有个人护送皇帝到敌营谈判。他为了捍卫皇室尊严据理力争,不顾性命大骂敌兵。直到他被裂颈割舌而死,骂声才停止。这说的是宋朝靖康年间一段的忠义故事。靖康之变中,忠臣良将舍生忘死、救国赴难,千百年来被人传颂不休。这位大臣身在敌营,至死大骂金人。最后,他得到敌国的敬重,被尊为靖康耻中的第一大忠臣!
  • 作为名臣,张养浩是元朝三俊之一;作为文学家,他更是元曲作家中的泰斗。今人对张养浩的了解,大概就是从那首《山坡羊·潼关怀古》开始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