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实(1182年-1240年),字武叔,泰安长清(今山东长清)人。元金之际,在汉地掌控一方,享有较大自主权的军阀被称为世侯。这些世侯中,严实的出现格外醒目。他于蒙军兵征天下时,救人无数,并将所辖之地治理成一片乐土。
木华黎太师奉成吉思汗之命伐金。成吉思汗要求木华黎采取“招集豪杰,戡定未下之城”的策略,凡是纳土归降、扩地有功者,皆按其实力和地域授与官职,并允许其世袭。严实闻讯,率领所辖部将和州民三十万人归顺木华黎。后来,元太宗窝阔台在都城和林授他为东平行军万户,赐他虎符,很信任他。窝阔台曾多次看着严实,对侍臣说:“严实,真福人也。”太行山以东地区,都归严实管辖。

严实自幼机警颖悟,个性豪放不羁,为人慷慨豪爽,喜欢结交豪侠义士。他虽然贵为汉军万户,却过着粗衣粝食的生活。有时顶着风吹日晒,安置迁徙的百姓,劝告他们耕田稼穑,以备不时之需。
严实结交儒士、招贤纳才,凡是对护养民生有益的事,他都尽心竭力。遭逢饥荒灾年,百姓食不果腹,严实命人做棚施粥,救活了很多百姓。
严实麾下曾有几十人逃到益都。蒙古军攻破益都后,昔日逃走之人都被抓获。他们以为这次必死无疑,结果出人意料,严实没有追究他们逃走的事,就放了他们。
一名宋朝的部队将领王义深兵败后,逃到河南,害死了严实许多族人。蒙古军攻破河南后,王义深逃走了,只抓到了王义深的妻子。严实没有因为王义深杀害他的族人,就伤害他的家人,而是以德报怨,以厚礼抚恤他们,派人送其返回乡里。
严实一生历经百战,手握大权。行军作战,是他身为武将的本分,但他的内在却有一颗仁心。

有一位郡王攻破濮州后,想要屠城,严实对他说:“百姓没有反抗,怎么能肆意屠杀?不如留下他们耕种吧,还能为军队提供粮草。”因他的建言,濮州数万百姓得以保全。
河南是金国故地,严实虑及蒙古军伐金,河南百姓必会死伤惨重。为了保护更多的人,他带上金银珠宝前往河南赎人,并且约束诸将,不要妄杀,凡是破城俘虏时,一定要保全百姓。仅灵壁一县,严实就救下了五万人。
严实常常延请儒士讲述古今成败之道与先贤治理地方的良法。他护养万民,广施仁德恩惠,无论将士还是百姓都仰慕他。四方有识之士,接踵而至。因战争与家族离散的人,他为其寻找失散的家人,使他们团圆;没有能力举办葬礼的人,他为其安葬;到适婚年纪的人,他又协助其促成姻缘。

东平是齐、鲁、魏文化的交汇之地,文化传统底蕴深厚。严实掌管军政大权,在辖地开办府学,兴文教化。他常常和文士畅咏酣游,讲经论道。在严实治理下,东平一带所辖百座城镇,都兴学养士,昔日的齐鲁礼义也渐渐兴起。蒙军兵征天下之时,他所治理的东州,却成为一片乐土。

严实去世后,远近官兵、乡民悲痛哀悼,祭祀他的人遍布巷野,人们为他祭祀痛哭,一直持续了一个多月。《神道碑》评价严实,知天命之所在,顺应元朝兴起,立下不世之功。@*
事据:
《国朝名臣事略》卷六
《元史》卷一百四十八
责任编辑:王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