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手札】孤寂而忘却语言

作者:张卉中
font print 人气: 451
【字号】    
   标签: tags: , , ,

在南投海拔约一千公尺的山上,和夫家的姐妹购置一甲的荒废茶园。请人盖小木屋,自己搅拌水泥铺路,同时把深藏于芒草中的茶苗找出来。虽然体力付出很多,但变化多端的山景环绕,合欢山忽隐忽现,令人心旷神怡。

芒草的根扎实的深入地里,为了不伤及茶树苗,老老实实的用铲子使劲地一棵一棵的挖掘。备尝艰辛后,六个区的小茶树终于重见天日,其后施肥、拔草、除虫,经过一年的呵护,枝叶茂盛相连成行,只需在行间使用除草机,摆脱了之前这边拔完那边草又生,以及清晨饱受蚊虫侵袭的窘境。

两岁大的茶树已可采收,量不多,就自己学习“三叶一心”的摘采,因茶树低矮,尝到了采茶的辛苦,弯着的腰酸痛难熬。同时也学习晒茶青、揉茶、烘培、包装等制茶程序。由于红土加上雾气,产出了上等的好茶。一年后建茶厂,姑姑姑丈们已操练成熟。此后我就不再参与种作,独立出来生活,不须再从清晨忙到夜间九、十点,而将时间留给上国中的孩子,偶而帮些杂活。

平日间,为探索生命的真谛,寻求人生的方向,一本接一本的阅读与心灵修持相关的所谓“新时代”的书,并翻山越岭在群山中悠游。穿越幽静的林木,倚着老树休憩,与植物默默对话,和虫鸟四目相望。在夜里,熄灯出游,感受黑暗中的灿烂,天上繁星闪烁,草丛间萤光飘移,流水潺潺,动物昆虫和鸣,溶入大自然的造化中……

心境离尘世越来越远,脑袋经常空白,甚至屡屡遗忘该办的俗事。干脆将当天出门必备之物搁在通往门口的地板上,不失为权宜良计。不过,更令人震撼的是,在因缘际会下,发现自己竟然忘了语言。

话说山居之初,惊喜的遇到一位在台北认识的美国人,他在泰国出家多年,刚好来到山中僻境处专心译书。我带他参观朋友的茶厂,朋友以收藏了二十多年的老茶招待,香醇甘美令人陶醉,我们聊了很多茶相关的话题。一年后,于脑袋空白之际,在半山腰又遇到这位洋和尚,开始寒暄时,竟听不懂他究竟说些什么,也想不出话跟他对谈,勉强挤出几个单字,当时傻了,想来他必也茫然。奇哉!这些日子里,我还看了很多英文版新时代的书。

多年后,才听到这样一个说法,孤寂能使人忘却语言,是一种很可怕的苦。或许我并非真正属于那种状态;或许尚未体认到孤寂很苦,而乐于远离尘嚣的寂静。@*

点阅【山居手札】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王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人世间本就是一个迷的社会,人们像演戏一般活在这梦中,虽然被长期的物质生活掩盖了本性,但灵魂中的真我还是依稀记得:想要回到自己真正的家园!想要回到自己真正的亲人身边!
  • 王卫真,沈阳军区大连高等医学专科学校内科教研室教员,授衔上校,副师待遇;杨万明,原北京军区呼伦贝尔军分区司令部通信科科长,中校军衔,他们通过修炼法轮功身体得到了康复,按照“真、善、忍”做好人,受到单位和前同事们的好评。他们因坚守信仰,却遭到中共的残酷迫害。
  • 人生会面难,岁月易飘忽。君姑为我留,匆匆莫言别。茶人:为我留,为茶留……古来就有“明前茶,雨前茶,谷雨茶”这些说法,当然内蕴之韵,也不尽相同,“明前雨后分枪旗,一碗乍辨色香味”,点破这般心情。
  • 生活的乐趣很简单,也很纯真。善意会以超乎寻常的速度,在人意想不到的空间瞬间共鸣,那是温暖明亮的瞬间,带有似乎肉眼可见的明亮色彩。
  • 经常会遇到亲人、朋友、同事等人会和我们谈对一些事情的感受,其实这时候我们经常会大谈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结果就是让对方非常的反感。因为对方根本就不需要我们的建议,只是想和我们分享一下,或者说发一下牢骚。
  • 在我心中,Makafer是这座城市的武士,守护着这片土地。当世界沉浸于温暖与安宁中时,总有人在风雨中负重前行,让幸福变得理所当然。
  • 新的一年,愿我们都能以更加轻盈的姿态,拥抱未知,与天地共舞,在心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道。
  • 初升的太阳为氤氲云层染上了一抹亮色,杜伊塔马的层叠山峦如画卷一般铺陈在天空下。座落在山脚的小城披上了一层淡淡的微光,鸡鸣狗吠声此起彼伏,教堂的钟声悠然回荡。而我,已经在一座半山腰上举着相机等待。当晨光初现,我按下快门,将这一刻的光与影定格。
  • 飞机降落时,哥伦比亚的夕阳正将大地染成金色,下了飞机,温暖的空气扑面而来,携着青草和湿润泥土的气息,熟悉得像记忆深处的某个片段。和煦的风伸出双手,轻轻包裹住我,整个人瞬间松弛下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