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18年06月17日讯】(大纪元记者林燕综合报导)中美贸易战硝烟再起,表面上似重回原点,但3个月来事过境迁、双方力量悬殊已分明。重新审视中美经济、政治现状,“变”与“不变”的背后揭示了另一番景象。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周五(6月15日)在总统授权下、公布301关税最终清单,对价值5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25%的关税,同时白宫也发表总统川普(特朗普)的对华贸易声明。
数小时后,中共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连夜出台对500亿美元美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公告,除效仿美国、采取同样的分组征税方式外,征税对象在金额和生效日期上也全部相同。同时,宣布之前的三次中美贸易谈判达成的经贸成果失效。
表面上中美贸易谈判一切重回原点,但如果从地缘政治、经济环境以及贸易谈判进程本身来看,可以看到中美之间的“变”与“不变”。
一变:朝核问题暂搁置 美中地缘政治环境已变
从今年3月以来至今,中美之间的地缘政治已发生显着变化。朝鲜核问题作为影响中美贸易争端的一个因素,已暂时被搁置。
一名美国官员向路透社表示,由于美国已经与朝鲜建立了直接对话渠道,总统川普不再将中共对朝鲜的影响作为中美关税之争的考虑因素。“我们现在拥有独立于朝鲜的渠道了,”这名要求匿名的官员说。
中国问题专家横河认为,中共一直是想把贸易问题和朝鲜核问题扯到一起,而美国是想把这两个问题分开。
川金会是“美国制约中共非常好的一招,意味着它不能再把朝核问题当牌打,”横河说。这可以让美国放开手去解决中美贸易问题。
而在川金会(12日)结束后的记者会上,川普也再次公开表示,必须解决美中巨额贸易赤字问题。“我别无选择,为了我们国家,我必须这样做。”
二变:中兴问题暂解 中企领教美国厉害不敢妄动
从中兴4月被美商务部激活出口限制令以来,目前中兴已为其欺瞒美国政府的行为、付出大代价——除再次交纳巨额罚金,还有停产损失以及难以弥补的声誉。
随着美合规官员入驻,中兴更成为中国首个国企体制、但被美国政府监督的全球科技公司。
外界认为,中兴一案已树立典型,无人敢把法律和美国政府当成“空气”,这给外国企业,尤其中国高科技企业一个深刻教训——“守规矩”。
《香港经济日报》8日报导说,美方迫使疑似有中共官方背景的企业濒临破产边缘,数万人险失业,已令中共感到威胁。报导引述分析人士的话说,未来美中争议再起时,白宫已经知道该往哪里瞄准。
美国科技智库信息科技与创新基金(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Foundation)主席阿特金森(Robert Atkinson)也表示,美国政府对中兴的严格惩罚条款,是向中共政府证明了其“脆弱性以及对美国技术的依赖程度”。
不变:三次贸易谈判 在结构性问题上未有实质进展
回顾过去可看出未来,5月以来,中美之间已进行三次贸易谈判。
第一次中美贸易谈判双方各提清单,因分歧太大而无联合声明;第二次谈判,双方达成六大共识,但在核心的知识产权和经济结构调整方面只有空洞表述;第三次谈判,中方提出700亿购买美国农产品和能源产品,条件是美方停止301关税的进程。
在三次谈判过程中,川普唯一表示过满意的就是中方承诺大量进口美农产品,但对整个贸易谈判的框架以及结果他从来都说“不满意”。
而且就连他略表满意的中方允诺增加进口美农产品,他发的推文内容是:“(美国)农民15年来一直处境不佳。到我完成贸易谈判时,这种情况将会改变。”
不变:川普纠正巨额贸易赤字的想法未变
在媒体看不懂川普政府为何在休战十天就重启贸易进程,是因为忽略了美国的政治格局。
美商务部长罗斯(Wilbur Ross)在6月初访华参加第三轮贸易谈判前表示,中美谈判只有“符合总统的要求”,才能继续下去。
川普内阁在对华贸易政策上有两个主导方向: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Robert Lighthizer)与白宫贸易和工业政策主任纳瓦罗(Peter Navarro)以及商务部长罗斯主张解决中共的知识产权和结构性调整,而财政部长姆钦(Steven Mnuchin)和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库德洛(Larry Kudlow)更关注制造业流失和减少关税威胁。
《金融时报》15日引述知情人士的话说,川普一直在推动关税,之前有受内阁成员意见不统一的限制,现在川普决定搁置内阁意见,按照自己的想法做。
英国《电讯报》曾形容说,“美国政府的复杂决策机制像一个超级大油轮”,虽然只能慢慢转向、但目标明确。

不变:回击中共2025计划 保护美国就业导向未变
ITIF智库主席阿特金森认为,现在最重要的事宜就是回击中共“中国制造2025年”战略,因为其背后代表了不公平的重商主义政策。
白宫周五发表的总统声明也再次提及“中国制造2025年”战略计划会伤害美国和许多其它国家的经济增长。
同时,声明强调,301关税对于防止美国技术和知识产权向中国的不公平转让至关重要,并将保护美国的就业。同时,也是带回美中贸易平衡的第一步。
那么在分清这些变与不变之后,中美贸易战的未来走势是什么?中共现在的报复性关税会引致什么结果?
形势逼人 重回谈判、中方让步的可能性大
诚然,征收关税并非结果,更似谈判的前奏。在周五公布第一波301关税的500亿美元中国商品清单后,贸易代表莱特希泽(Robert Lighthizer)接受福克斯商业网采访时表示:“我们希望这会引致进一步的谈判,我们希望它引领中国(共)改变其政策。”
财经通讯社“彭博社”总结了中美贸易战的未来四种结局。第一,双方各退一步;第二,中方退让;第三,美方退让,第四,贸易战全面开打。
一个月前,双方在第二轮贸易谈判时有各退一步,当时美财政部长姆钦表示“暂停301关税税、钢铝税不变”,但十天后美方就宣布继续推动关税进程。
美国官员周五表示,美国聚焦于结构性改变中国的科技产品交易方式,要求北京停止强迫美国企业转移技术。
而外界认为,中共虽声称不同意对“中国制造2025”计划做重大改变,但形势逼人,它已到不退不行的地步。
首先,若中方采取针锋相对的报复行为、导致双方全面开战,是很不明智的;其次,两国的经济形势差异已让中共无力对打贸易战。
专家:中共采取针锋相对的报复行为不明智
美国企业研究所的经济学家史剑道(Derek Scissors)则认为,川普决定对中国产品征收关税对美国或是中国经济并没有多大影响,因为340亿或是500亿美元对于这两大经济体来说并不是很大的一个数字。
“问题在于这个举动是否会导致更多的关税。”史剑道表示,中国(共)若采取针锋相对的关税报复措施是不明智的。
“中共若采取任何可能导致美中贸易逆差增加的事都将是一个错误,因为它会迫使川普总统采取进一步的报复。”他说。
白宫周五的声明中也强调说:“如果中国(中共)采取报复措施,例如对美国的商品、服务或农产品施加新的关税,提高非关税壁垒,或对美国出口商或在华美国公司采取惩罚性措施,那么美国将追加额外关税。”
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话说,美国已接近完成第二波对中国商品征收关税的清单,商品价值约合1,000亿美元,以备必要时应对中共的报复关税。
“美国与中国贸易逆差之大显然表明,美国的关税措施将对中国带来更大的伤害。”美中贸易问题专家托纳尔森(Alan Tonelson)认为。
“而且,中国(共)的报复将给美国提供一个机会,减少它对向华出口促增长的依赖——这是一个本来就应该采取的政策。”
中美经济形势逆转 逼中共务实谈判
根据中共官方近期公布的数据,5月出口贸易以及经济指标都出现放缓。从数据上看,中国出口额增速已从4月份的3.7%小幅下降至5月的3.2%。
全球经济研究机构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的报告指,在全球经济增长速度达到顶峰时,中国出口增长却已出现下降态势。未来即使避免中美贸易战,随着全球经济放缓的势头,中国也不太可能保持5月的进口值增长速度。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美国6月初发布的就业报告和经济数据喜人,远超经济学家预测。
根据亚特兰大联储最新预测,美国今年第二季度经济增长率达4.6%,同时5月失业率再从4月份的3.9%下降0.1个百分点,创下18年来新低点。通货膨胀率徘徊在2%以下,商业和消费者信心强劲。
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OECD)的报告说,美国是现在全球经济增长最快速的工业化国家。
外界认为,当中、美两大经济体开始出现一上一下,贸易紧张关系就会处于微妙的关头。在川普政府推动美国经济新一轮走热,中国国内的财政支出和信贷调控却进一步恶化,加上出口受阻,这多重因素都在迫使中共更加“务实”地参与谈判。#
责任编辑:李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