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仙韩信故事系列(5)

韩信暗渡陈仓 汉室得天下的第一步

作者:柳笛
韩信率兵暗渡陈仓。(大纪元制图)
font print 人气: 2670
【字号】    
   标签: tags: , ,

公元前206年6月,汉中举行了一场隆重而盛大的任命仪式,汉军营长期空缺的大将军终于有了确定人选。心思缜密的韩信成为刘邦进军关中,进而谋取天下最倚重的国士。按照韩信的计划,刘邦起兵的第一个目标,是三秦地区。

汉军首先要确定的,是起兵的时机。足不出汉中的韩信,时刻关注着天下大势。项羽分封天下时,由于封赏不公,一年之内就发生了叛乱。首先是齐相田荣自立为王,引发齐国内乱,紧接着魏地的彭越、赵地的陈余响应,撼动项羽的霸主地位。项羽立即征讨田荣,无暇关注刘邦,给了汉军绝佳的反攻机会。

而如何冲出汉中,击败项羽分封的三位“秦王”,几乎是汉军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汉中与关中被秦岭山脉阻隔,两地间仅有几条栈道相连,汉军只有两条路可选,即褒斜谷栈道和陈仓道。然而栈道不过是山间凿孔架起的长桥,险要狭窄,既不便于大军行进,道口还有凶悍的秦兵把守,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当初,刘邦进入封地前,听从谋士张良的计策,烧毁了褒斜谷栈道。一方面,刘邦能向项羽表明心迹,从此死守汉中,放松他的戒备;而且三秦守将也无法轻易进攻汉中,最大限度地保存汉军实力。但同时,刘邦也把自己禁锢在汉中,想要东征比登天还难。

韩信像。(新唐人《笑谈风云》提供)

这些都难不倒兵仙韩信,反而巧用奇计化解所有难题,打下从军以来漂亮的第一仗。他先派出樊哙、周勃两路汉军,大张旗鼓地修复烧毁的栈道,成功引起三秦王之一的章邯的注意。章邯以为汉军将从褒斜道出兵,立刻调遣重兵防守住斜道口,而忽视了其他路线的防御。

韩信见章邯中计,便率大军从勉县北上,沿陈仓道潜行进入军事重镇陈仓,相当于暗中绕到秦军的后方。由于三秦军队中,章邯兵力最强,而章之兵力集中在褒斜道,导致陈仓几乎成了一座空城。汉军如同探囊取物一般,轻松攻下陈仓。等到章邯恍然大悟,仓促率兵赶来救援时,明修栈道的两支汉军也前来会师。士气高昂的汉军三面夹击,打败秦军,章邯兵败自杀。

很快,司马欣、董翳两位秦王先后投降。从北出汉中到还定三秦,韩信仅用四个月的时间,胜战之神速令人惊叹。

在韩信的指挥下,刘邦轻松夺回三秦,但项羽依然是天下最强的霸主,如果他此时率兵还击,汉军依然陷入岌岌可危的境地。面对汉军奇袭三秦的又一场“叛乱”,项羽惊怒之下,犹豫着是否放弃攻齐而转向灭汉。他身边谋士、特别是范增,认为刘邦是威胁王位的最大敌人,不断劝说项羽攻打刘邦。

刘邦麾下人才济济,更难得的是在危机之中能够君臣同心。在紧要关头,张良不失时机地送来一封密信。他告诉项羽,刘邦只想在关中称王,并不敢争天下;而田荣和彭越联合叛楚才是最大的威胁,并附上一份“反书”。猜疑心重的项羽再次放过刘邦,专注于齐地战争。而刘邦趁此良机,扩展关中基业。这一切,都要感谢韩信的襄助。

这一仗是刘邦事业的转折点,为汉室统一天下奠定基础。这一仗,也作为经典战例,为历代军事家所推崇,并总结成“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战例收入《三十六计》。在今天,这八字又变成一句惯用的成语。韩信的智慧,不仅用于战争,也渗透日常生活的细节,让我们永远铭记着他的故事。(未完,待续)

(参考资料:《史记》《西汉演义》)

点阅【兵仙韩信故事系列】连载文章。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汉高祖元年(前206年)六月,刘邦择良日、设坛场、斋戒、沐浴、具礼,拜韩信为大将军。拜将之后,刘邦问韩信可有妙计回到关中。汉军兵弱将少,根本不是项羽的对手,因此刘邦也没有更高的目标,他最大的心愿是能做关中王。 韩信首先指出刘邦东争天下,最大的敌人是项羽,他请刘邦在勇敢、强悍、仁厚、兵力方面与项羽相比,谁强谁弱。
  • 彭城大捷之后,项羽把刘邦当作主要目标。他调整兵力,联合了齐、赵、魏等国和九江王英布准备南北夹击,直捣关中。正在这时,归属刘邦的魏王豹见刘邦势衰,起了叛逃之心,与项羽联手,计划从侧面夹击刘邦。刘邦必先派辩士郦食其前去劝说,无功而返。不得已刘邦只能再次起用韩信,任命他为左丞相和大将,和曹参、灌婴等率兵击魏。
  • 齐国地大人多,实力雄厚。楚汉相持,齐国保持中立,坐山观虎斗。赵国被破后,齐国为防止韩信进攻,派了二十万大军在边境严阵以待。尽管刘邦阴险狡诈,又夺韩信兵权,韩信对汉仍然忠诚如初。他马上招兵买马,重组了一支新军,为攻打齐国做准备。韩信治军有方,招募的新军经过短时间的训练就成了善于作战的精兵。刘邦担心新军人数不足以对抗齐军,调曹参和灌婴来帮忙,顺便监视韩信。
  • 在中国历史上,同一时期诞生两位神级名将是极其难得的,秦末却出现这一盛况:一个是千古无二的霸王,一个是用兵如神的兵仙。战场上双方主帅一出场,不等交锋,胜负即已决对出来,那就是谁的能量层次更高。对于韩信,他战胜楚霸王证明了自己的天才智慧能力以及历史地位,成为后世兵家称道的兵仙;对于项羽,即使最终败北,输在韩信手下,也不算辱没堂堂霸王之威名。
  • 韩信在历史上做了刘邦的大将军,是国家的栋梁之才。他的千金报德、胯下之辱被传为佳话,后人赞誉韩信是个有大忍之心、知恩图报的人。那么韩信又怎样的传奇故事呢?
  • 被誉为“兵仙战神”的韩信,无疑是楚汉争霸时期响当当的主角。他在五年之内,襄助汉室打天下,终结秦末群雄纷争的混乱局面。都说乱世出英雄,韩信的出现并非偶然,他从少年时期就表现出异于常人的言行和志向。
  • 外驱金虏,内平匪寇,南宋大英雄岳飞以忠义许国,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绍兴五年(1135年),岳家军平定杨么的洞庭湖之战,可说是岳飞军事生涯中一部惊人的杰作。
  • 自束发从军到收复建康,岳飞征战八年,身经大小二百余战,终成一位统领精锐部队的青年将领。金兵撤退后,之前溃逃的宋兵沦落为匪寇,继续在江西、两湖横行作乱。岳将军来不及掸去一身征尘,毅然投入平定贼寇的战事。
  •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一曲《扬州慢》,唱出外族入侵时古城扬州的萧条景象。南宋初年,不仅是扬州,江南半壁江山,都在金兵铁蹄下遭受着战火浩劫。乱世中成长起来的大将岳飞,在一片哀音中谱出不一样的声调。
  • 公元1127年,赵宋的年号从“靖康”改为“建炎”。宋高宗登基称帝,历史正式从北宋过渡到南宋。20多岁的新天子,对金人是战是和仍然是举棋不定的态度。同样年轻的岳飞,却呈上一封言辞恳切、情感激越的奏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