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德宽厚的华夏君子

宽恕君子黄霸 使得颖川人息讼为他人着想

作者:陶以晖
颖川郡在黄霸治理的前后八年间,狱中没有重罪囚犯,民风纯朴宽和谦让。(素惠/大纪元)
font print 人气: 346
【字号】    
   标签: tags: , , ,

史学家班固的《汉书》中,曾选评汉朝立朝以来最善于治理百姓的官吏,黄霸居榜首。《汉书‧循吏传》说:“自汉兴,言治民吏,以霸为首。”

黄霸,字次公,西汉阳夏郡(今河南太康)人,约生于公元前130年,逝于公元前51年。西汉末年,刑法走向严罚酷刑,黄霸仍然秉着宽恕的治理之道,始终反对酷刑,仁慈宽厚的君子风度在当时非常与众不同。他秉持仁治的理念从政,管辖之地社会泰平,连连丰年,老人、孤儿等等都有人照顾,成了人民安居的乐园。外地居民纷纷慕善举家而来,地方户口年年有增无减;人民生活在他的道德教化下,监狱里的罪犯则越来越少。

黄霸非常亲民,处理争讼时以法律为根本,又长于教化人民,政绩卓著。他使得地方人民“男女异路,耕者让畔”,民风纯朴蒸蒸向善,地方人民安居乐业。政绩极优的黄霸,享有地方官最高规格的“二千石”的官禄,并且得到皇帝赐爵关内侯、赏赐黄金百斤。连他治理下的颍川吏员、人民都得到宣帝的封赏,有义行的人民封爵,贞节、孝顺的女子赐丝帛。后来黄霸从颍川郡守被拔升为太子太傅,几年后为提拔为御史大夫,又一年升任丞相(公元前55年)。

黄霸从少年就学律令,喜爱从政。他的从政生涯,是从捐钱补得一个小小的“卒吏”开始的。后来当他担任河南太守的副手时,处议的案件都当于法、合人心,展现了治理民政的长才,深得长官信赖。他为人温良谦让,处事公正得宜,同事、人民对他都又爱又敬。后来他因贤良被推举为扬州刺史、颍川太守。

他从政廉洁守法,一生官场生涯中,妻子从来没有到过公署一步。他秉性宽恕,体恤人民的辛苦。黄霸以本身的德行和智慧教化人民、治理地方,使得颖川郡在他治理的前后八年间狱中没有重罪囚犯。

悠悠古风。(容乃加/大纪元)

颍川郡在他治理之前,是一个商业繁盛的地方,人民做生意追求利益,为私、为利争讼的风气炽盛。前一任韩延寿任太守时,教导人民敬让,黄霸接任太守后,教化大行,前后两任太守以笃厚的仁风转变了颖川的风气。黄霸仁慈宽厚的教化和勤敏精明的理政,使得颖川回归纯朴,人民互相让路、男女分道而行,这样的政绩在当时有目共睹,亦留名史册。

黄霸的记忆力极好,观察事物明察秋毫、细致入微,政事范围内,无论是选择治民的贤良官吏的大事,或小到如驿馆、乡里治所要饲养什么家畜来帮助孤寡老弱等等的细微琐事,他几乎都了然于心、无所不知,这使得人民不敢为非作歹,盗匪也不敢在他的辖区内作案。

在史学家司马迁、班固眼中,黄霸就是奉公守法、仁德爱民、勤政的“循吏”。班固说,黄霸在,人民富有;黄霸不在,人民思念。他生时在汉宣帝一朝有光荣的封号,死后得到祭祀追思感恩,“德让君子”遗风在黄霸身上展现无遗。

资料来源:《史记》、《汉书》
@*#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中华文化中,说“不可一日无竹”也不为过……王徽之、苏东坡、白居易、郑板桥、卫武公,这些历代名人都有与竹子连结的典故,竹德安闲、贞节……
  • 秋花最是葵花好,天然嫩态迎春早!秋葵是百菜之主,四时之馔,古人早就传说。战国时代鲁国有漆室女,明智洞察国家处境有“葵忧”;杜甫乐道安命,追随唐虞饭葵堇,纯真自在,不分物我、万物一体。秋葵“花心”几家懂得?
  • 在历史悠久的东方国度,在神州大陆上,自古以来有许多无私的华夏君子,曾经带给许多人真诚无私的帮助,积淀了中华文化温柔宽厚的内涵与肥沃的养分。在这年末的十二月,沉淀感恩心情的时节里,就让我们来追寻他们的故事。
  • 北宋的吏部侍郎李若水。《国语》有句名言:“君忧臣劳,君辱臣死。”深入险境,誓死效忠皇帝,他的事迹因而被收录在史书“忠义传”中。(志清/大纪元)
    敌兵攻破京城时,有个人护送皇帝到敌营谈判。他为了捍卫皇室尊严据理力争,不顾性命大骂敌兵。直到他被裂颈割舌而死,骂声才停止。这说的是宋朝靖康年间一段的忠义故事。靖康之变中,忠臣良将舍生忘死、救国赴难,千百年来被人传颂不休。这位大臣身在敌营,至死大骂金人。最后,他得到敌国的敬重,被尊为靖康耻中的第一大忠臣!
  • 作为名臣,张养浩是元朝三俊之一;作为文学家,他更是元曲作家中的泰斗。今人对张养浩的了解,大概就是从那首《山坡羊·潼关怀古》开始的。
  • 自孟子道出“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千古名言,其刚正、博大的气魄深受历代文人仰慕。他们甚至化用这句话为名取字,时时激励自己,其中最知名者有唐代的孟浩然,还有元代的一位名臣兼文学大家——张养浩。
  • 李纲虽是一位文官,却像一道坚固的长城,守卫北宋都城开封,连金兵都是他的手下败将!李纲一生坚持抗金,如果说皇帝坚持重用他,可怕的“靖康之耻”也许就不会发生!
  • 钱若水是北宋大臣,为人正直,有胆识,后被提拔为枢密院副使。北宋司马光在《涑水纪闻》和李元纲在《厚德录》中,都记载了钱若水于宋太宗时期因仗义执言而救了三个官员的事情。
  • 在唐中宗、睿宗之时,武则天夺嫡之谋得逞,肆行不义之威,大唐的国祚差点脉断武则天之手。然而就在睿宗被诬告“谋反”、命在危急存亡之秋,有一位忠臣义士舍命护主,忠义的魄力震慑奸逆,改变了逆乱之势。
  • 中国山水画
    山东宁阳县有两个古老的地名:“东疏”“西疏”(现西疏并入了东疏镇)。这两个地名是怎么来的?是为了纪念西汉名臣疏广、疏受叔侄而设的,其背后有一段真实感人的历史故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