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泽“宗爷爷”:大宋的铁血老将

作者:柳笛
《清明上河图》展示了北宋时期首都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人民的日常生活和景观,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2141
【字号】    
   标签: tags: , ,

在南北宋之交的抗金名将中,有位老英雄,他66岁力主抗金勤王,多次在前线大破敌军,可说是宝刀未老,壮心不已!他就是连敌军都要尊称一声“宗爷爷”的宗泽。

别看宗爷爷在战场上纵横无敌,其实,他却是位科举入仕的书生。如果不是金兵南下侵宋,或许宗爷爷会一直做个政绩斐然的父母官。但在靖康元年(1126年),宋廷面对金兵大举入侵,将66岁的宗爷爷任命为和议使。他当时就慷慨凛然地说:“我此行不准备生还了。”

有人问他原因,他回答:“敌人如果能够悔过、退兵固然好,否则我怎么能向金人屈节、辱没君命呢!”谁知这句话传到朝廷,宋钦宗竟然担心耿直忠烈的宗爷爷影响议和,连忙让他转去磁州做官。

到了磁州,宗爷爷发现城中十室九空的凋敝状况,他像大将军一样,立刻做出固守城防的决定。他着手修缮城墙、护城河,招募勇士,赶制军事器械,令磁州面貌一新。当磁州遭遇几千金兵来攻时,他披甲上城,指挥若定,利用“神臂弩”大破金兵。这场战役的规模虽然不大,却是史上宋军对金的第一场胜战。

后来,宗爷爷在康王、也就是未来的宋高宗麾下,任“天下兵马副元帅”,在河北一带起兵勤王。他无惧金兵铁蹄,率孤军奋战,在开德取得连胜十三战大捷的战绩。

宋朝抗金名将宗泽画像。(公有领域)

南宋刚建立时,宗爷爷铭记国耻,以收复中原、迎回二圣为毕生心愿。作为主战派代表,他在69岁时向高宗上书:“臣愿意冒着枪林箭雨,身先士卒,能够为国捐躯就满足了!”高宗被宗爷爷舍生忘我的豪言壮志打动,任命他做北宋都城开封的长官。

宗爷爷老当益壮,以开封为抗金前线,用一个月时间整顿防御。他在城外修筑24座“连珠寨”护卫城池,招纳北方的勇士甚至流寇共同抗金。史书称赞:“有宗泽在,强盗都能变成为国效力的士兵。”在这期间,宗爷爷还发现了最著名的抗金元帅岳飞,大赞他是将才,非常重用他。岳元帅也是因为遇到宗爷爷,从此名扬天下。

不久,金国统帅金兀术率兵渡过黄河,准备攻打开封。宋军将士非常害怕,想要断桥自保,宗爷爷却气定神闲:“去年冬天,金骑能长驱直入,正是因为我们割断桥梁,向他们示弱。”于是,他调兵出击,分散金兵力量;同时告诫宋军严守桥梁,等待大军。倒是金兵先短了士气,连夜割断桥梁逃跑。

第二年,金兵在开封附近驻兵,宗爷爷一边下棋一边笑着说:“不用怕,我的部下一定能够御敌。”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他早就暗中布置好几千名伏兵,只等待金兵自投罗网。结果不出宗爷爷所料,金兵在宋军的夹击之下溃不成军。

宋高宗赵构画像。(公有领域)

除了抗金,宗爷爷的另一大心愿是高宗还都开封。不到一年的时间,宗爷爷一连呈交24封情真意切的《乞回銮疏》。高宗却在奸臣的怂恿下,一心求和偏安,让他的希望一次次落空。 终于,心力交瘁的宗爷爷病倒在抗金前线。弥留之际,部将们前来探望,宗爷爷不忘北伐事业,勉励他们继续奋勇抗敌。

岳飞像,取自清宫殿藏画本。(公有领域)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宗爷爷喃喃念着唐朝大诗人杜甫的名句,却没有半句言及家事。最后,他用尽最后的力气,高声呼喊:“过河!过河!过河!”这样的赤诚与忠义,如何不教人潸然泪下?

宗爷爷去世后,他的儿子宗颖和爱将岳飞一同为他送葬。到了民国时期,他的墓地经过两次修缮,增添一座石牌坊,上刻楹联“大宋濒危撑一柱,英雄垂死尚三呼”,算是对宗爷爷一生最好的诠释吧!

宗泽宗爷爷,一腔铁血忠魂,在宋朝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凭一己之力扭转了宋朝军力积弱的局面,激励将士们精忠报国的志向。他的名字,不仅仅是代表一员战将,更是大宋王朝的精神脊梁。@*#

(参考资料:《宋史》)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廉颇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大将军,他率军征战时,守必固、攻必取,连强大的秦国都惧怕他三分。
  • 宋人欧阳修主修《新唐书》,首作《奸臣传》,以警示后人。后来历代修史,沿用此例。一部《宋史》写尽忠奸善恶、王朝兴衰。“天下治乱 在君子小人用舍而已”,这句血泪总结的名言,对于今天的国家治乱仍有警示作用。
  • 谈到岳飞,他真的是出了名的所向披靡,他的岳家军也是卧虎藏龙、高手如云。我们今天要讲的就是岳飞手下的一员虎将杨再兴。传说他是杨家将的后人,武艺高强,耍起枪法像是蛟龙出海,神鬼莫测。金国元帅金兀术,都差点败在他手上!
  • 岳飞的故事家喻户晓,“马前张保,马后王横”的典故也被人们津津乐道。但在真实的历史文献中,岳元帅最倚重的左膀右臂却另有其人哦!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其中之一的、也是岳飞最喜欢的大将——张宪。
  • 外驱金虏,内平匪寇,南宋大英雄岳飞以忠义许国,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绍兴五年(1135年),岳家军平定杨么的洞庭湖之战,可说是岳飞军事生涯中一部惊人的杰作。
  • 自束发从军到收复建康,岳飞征战八年,身经大小二百余战,终成一位统领精锐部队的青年将领。金兵撤退后,之前溃逃的宋兵沦落为匪寇,继续在江西、两湖横行作乱。岳将军来不及掸去一身征尘,毅然投入平定贼寇的战事。
  •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一曲《扬州慢》,唱出外族入侵时古城扬州的萧条景象。南宋初年,不仅是扬州,江南半壁江山,都在金兵铁蹄下遭受着战火浩劫。乱世中成长起来的大将岳飞,在一片哀音中谱出不一样的声调。
  • 公元1127年,赵宋的年号从“靖康”改为“建炎”。宋高宗登基称帝,历史正式从北宋过渡到南宋。20多岁的新天子,对金人是战是和仍然是举棋不定的态度。同样年轻的岳飞,却呈上一封言辞恳切、情感激越的奏章。
  • 岳飞早期从军抗金,虽然职位低微,却凭借非凡的武功和才能,得到宋朝老将宗泽的器重。文官出身的宗泽,却不赞同他的作战方式:“你的勇敢机智和才能武艺,远超古代的良将。但是你喜好野战,不是万全之计啊。”岳飞的回答,却有着过人的智慧。
  • 公元1103年,也就是北宋末年,中国最著名的抗金名将岳飞,诞生在相州汤阴县(今河南安阳)一户农家。他祖上世代务农,父母过着清苦的日子。但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家庭,却出了一位名垂千古的大英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