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帅”彭玉麟 画梅十万报知己

作者:洪熙
font print 人气: 460
【字号】    
   标签: tags: , , ,

彭玉麟,字雪琴,人们称其为“雪帅”。他与曾国藩、左宗棠并称“大清三杰”,还与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并称晚清的“中兴四大名臣”。他是湘军水师创建者,有后世学者认为,他是中国近代海军的奠基人。

彭玉麟官至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兵部尚书等要职。更为罕见的是,他曾数次请辞朝中要职,但均被留任,还被加封高官厚爵。

在正史的记载中,雪帅是一位战功显赫、功勋彪炳的湘军统帅。无论军治还是吏治,他对部下都很严格。朝廷曾为他专门设置钦差大臣身份——长江水师巡阅使,派他巡视长江一带五省的水师。

据《彭刚直公神道碑文》所述,他奉命巡江期间,长江沿岸的风气焕然一新,百姓生活安宁富足,水师兵将士气高昂。商旅航行千里,犹如出入自家门户,几十年都没有发生被海盗侵袭的事件。雪帅声名日隆,长江一带的官民听到他的名号,都会肃然起敬。这并不是他的权威所致,是因他行事深得民心的缘故。

彭玉麟朝服像。(人间正道/Wikimedia Commons)

《近代名人小传》说到,彭玉麟巡阅长江时,有时会穿着布衣草鞋,谁也认不出他就是当朝重臣。彭玉麟微服私访,为民除暴,铲除凶悍恶奴,为百姓洗雪冤屈,当时民间流传一句话:“彭公一出,江湖肃然。”这些事迹被人编成歌谣,成为民间艺人传唱的唱本。

他是文武双全的儒将,是驰骋战场、叱咤风云的豪杰英雄。但脱下戎装的雪帅,又是一位温文儒雅的艺术家。

彭玉麟年少时,容颜俊雅,风流倜傥,颇有玉树临风的风范。他和一个亲戚家的女儿梅姑互许终身,定下白首之约。后来因为家中长辈反对,这件事就被搁置了(一说梅姑是外婆的养女,辈分不合)。后来各自婚嫁,梅姑终殉情相报(一说因难产而死)。雪帅伤情万分,发誓愿画十万幅梅花,以报梅姑。

衡阳市博物馆展出的彭玉麟梅花画作。(凡尔礼/Wikimedia Commons)

雪帅画了很多梅花,题写了不少诗词。其中有一首《采石矶太白楼》中说道:
“诗境重新太白楼,青山明月正当头。
三生石上因缘在,结得梅花当蹇修。”

“到此何尝敢作诗,翠螺山拥谪仙祠。
颓然一醉狂无赖,乱写梅花十万枝。”

“姑熟溪边忆故人,玉台冰彻绝纤尘。
一枝留得江南信,频寄相思秋复春。”

“太平鼓角静无哗,直北旌旗望眼赊。
无补时艰深愧我,一腔心事托梅花。”

诗文情真意切,读来犹如泣血,令人感同身受。

当时,朴学(考据学)大师俞荫甫(1821年—1907年)在杭州担任诂经精舍的主讲。所谓“诂经精舍”,诂经,是指不忘旧业,勤谨修学,不断学习新的学问;精舍,原是僧人修行的场所,这里指汉学生居住的地方。彭玉麟曾借湖楼居住,许诺画梅花一幅当作房租。俞荫甫写诗相赠:“一楼甘让元龙卧,数点梅花万古春。”

俞荫甫在书画家如冠九处,看见彭玉麟书写的楹联,一方小印刻着:“儿女心肠,英雄肝胆。”后来又听勒少仲说起,雪帅还有一方小印,刻着:“古之伤心人。”览读雪帅逸事,可知他伤心的缘由。

彭玉麟故居《退省庵》的匾额。(凡尔礼/Wikimedia Commons)

时光转眼既逝,先贤的事迹成为后人的传说。在雪帅辉煌的生涯中,他训练水军,治军严格,巡视各地,来去如风。年近70岁时,还率领骁勇悍猛的清军,在中法大战中取得镇南关大捷。人们形容彭玉麟外形清瘦,气质如闲云野鹤,说话声音细微甚至不太容易被听到。然而一旦他震怒之时,凡是见到他的人都会不寒而栗。

湖北布政使陈宝箴评价彭玉麟:“不要钱,不要官,不要命。”不要钱财、不要高官厚禄、打仗不要命的儒将,却有着痴情奇绝的一面,淡泊名利,遗世独立,一生酷爱画梅花,梅花也像是他的知己,与其魂梦相依,终是应了那首诗:

“平生最薄封侯愿,愿与梅花过一生。唯有玉人心似铁,始终不负岁寒盟。”@*#

(据《名人轶事》卷二;《清史稿》卷四百十)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李晟身为武将,颇为豪放,不拘小节,治军严格,军队极有纪律,与民秋毫无犯,并且治家有方,令后人赞叹。
  • 二战仁安羌战役,获中国远征军解救的英国老兵费兹派翠克葬礼9月20日在英国举行,并以中华民国国旗覆棺。当年团长刘放吾儿子刘伟民说,感谢这位英国老兵感恩图报、有情有义,为军人树立典范。
  • 唐末的十年黄巢之乱,整个的布局,进攻哪些地方,秦宗权被谁所灭,在秦宗权的梦中早有预示。正应了童谣“黄蛇独吼,天下人走”的纷争局面。
  • 中国史上有不少大臣,为国立下不朽功勋。朝廷为表彰他们的功绩,封官赐爵,甚至在他们去世后,依然追封王爵。由此出现不少爵位相同的事迹。本篇介绍的三位鄂国公,均是史上鼎鼎有名的战将。
  • 外驱金虏,内平匪寇,南宋大英雄岳飞以忠义许国,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绍兴五年(1135年),岳家军平定杨么的洞庭湖之战,可说是岳飞军事生涯中一部惊人的杰作。
  • 自束发从军到收复建康,岳飞征战八年,身经大小二百余战,终成一位统领精锐部队的青年将领。金兵撤退后,之前溃逃的宋兵沦落为匪寇,继续在江西、两湖横行作乱。岳将军来不及掸去一身征尘,毅然投入平定贼寇的战事。
  •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一曲《扬州慢》,唱出外族入侵时古城扬州的萧条景象。南宋初年,不仅是扬州,江南半壁江山,都在金兵铁蹄下遭受着战火浩劫。乱世中成长起来的大将岳飞,在一片哀音中谱出不一样的声调。
  • 公元1127年,赵宋的年号从“靖康”改为“建炎”。宋高宗登基称帝,历史正式从北宋过渡到南宋。20多岁的新天子,对金人是战是和仍然是举棋不定的态度。同样年轻的岳飞,却呈上一封言辞恳切、情感激越的奏章。
  • 岳飞早期从军抗金,虽然职位低微,却凭借非凡的武功和才能,得到宋朝老将宗泽的器重。文官出身的宗泽,却不赞同他的作战方式:“你的勇敢机智和才能武艺,远超古代的良将。但是你喜好野战,不是万全之计啊。”岳飞的回答,却有着过人的智慧。
  • 公元1103年,也就是北宋末年,中国最著名的抗金名将岳飞,诞生在相州汤阴县(今河南安阳)一户农家。他祖上世代务农,父母过着清苦的日子。但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家庭,却出了一位名垂千古的大英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