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17年05月09日讯】(大纪元记者岳青综合报导)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也是阻遏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重要水体。近年来,高原暖湿化对其影响明显,今年提前38天完全解冻,所幸的是湖面面积缩小的趋势缓解。
根据2017年4月28日卫星遥感监测显示,青海湖面积为4425.38平方公里,与去年同期相比,扩大49平方公里。与近10年(2007年至2016年)同期相比,扩大了108.18平方公里,青海湖面积创下近17年来同期最大值。
近年来,青海湖面积增加,主要跟流域降水增加有关。据青海省气候中心监测资料分析,今年3月以来,青海全省平均降水量40.9毫米,较常年偏多六成,列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二多,其中环青海湖地区最多,为47.8毫米,创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极值。青海省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戴升说,此次降水天气过程实属罕见。
同时,青海湖解冻时间也出现异常。青海湖至4月13日完全解冻,较近10年(2007-2016年)平均值提前44天。1月下旬受环湖天气回暖影响,1月29日青海湖湖体西部冰面开始裂开,出现有气象监测记录以来首次不完全封冻情况。
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刘宝康称,这对于青海湖的生态环境而言,很难断言祸福。
青海湖的面积有4,300平方公里。青海湖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其生态环境特征及演变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青藏高原整体生态环境的变化趋势。
由于地球暖化的影响,整个青藏高原上的河流、湖泊和冰川都受到影响,青海湖到2000年,湖面曾缩至4,256.04多平方公里。总部设在四川成都的环保组织绿色江河的负责人杨欣曾表示,“对整个区域来说,很多的河流、很多的冰川、湖泊,比如说冰川在变薄、在退缩,所以湖泊也在萎缩,这是一个大的趋势,青海湖也不能幸免。”
近年来,这里的流域生态系统退化趋势明显,青海湖正在遭遇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生态危机。由于农业的过度发展,也使青海湖四周出现沙漠化现象。对青海湖水产的过度捕捞更使青海湖的水产大量减少。青海湖特产的无鳞鲤鱼由于过度捕捞,数量只剩下40年前的十分之一。青海湖是亚洲一些重要候鸟的必经之地,水产的减少连带影响到候鸟的生存。
责任编辑:李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