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17年05月18日讯】(大纪元记者沈熙杰日本东京报导)去年秋季,高松监狱内举行了一场非常特别的说明会——坐在西装革履的企业人事对面的,是10名身穿监狱服装、表情僵硬的服刑中犯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少子化让日企饱受人手不足问题困扰,因此一些日企将目光瞄准了服刑中的犯人,为他们举行说明会和面试,并颁发内定。日本政府也期待,此举可以让犯人看到希望,加速回归社会的脚步。
犯人也是劳动力
据《朝日新闻》报导,这次举办说明会的4家公司都是香川县内企业,包括建筑公司等。这些企业都是所谓的“协力雇用主”,会积极雇用入过狱的犯人,帮助他们早日重新回归社会。一位企业人事透露:“最近不管哪个行业都有人手不足的情况。这些曾入狱的人和普通人并没有太大区别,只要他们条件符合,并且愿意工作,我们一定给机会。”
《朝日新闻》说,在高松监狱关押的犯人中,有93%都是“二进宫”甚至更多,而剩下7%虽然是初犯,但基本都是暴力团体等反社会集团成员。去年2月,该监狱开始允许服刑人员就职。
在全日本8大矫正管区(分别为札幌、仙台、东京、名古屋、大阪、广岛、高松和福冈)内,主要关押初犯的监狱从很早以前就开始了服刑人员的就职援助活动,不过在主要关押多次“进宫”犯人的监狱内,这还是首次做尝试。
据监狱方面透露,去年,监狱内一名服刑人员获得了内定。在获得内定前,此人经常惹祸,问题多多,很让人头疼,但获得内定后,再也不惹是生非了。
帮助服刑人员就职的负责人黑木康人接受《朝日新闻》采访时表示,这名服刑人员出狱后可以去工作,生活有了目标,因此能够痛改前非。工作给了他们多大希望,让他们有了多大的转变,可见一斑。
去年8月,神户监狱也举办了就职咨询面谈会,11名服刑人员参加,8人获得了内定。
去年11月,大阪市、埼玉市分别开设了“Corre-Work”,取英语“Correction(矫正)”之意,允许全日本服刑人员登记自己的信息,比如出狱后打算在哪里生活等,并帮忙寻找就业机会。
今年1月,通过这个“Corre-Work”,一名30多岁男性获得了内定,并且回到关西居住。其他也有20多岁服刑人员出狱后通过这个中心成功就职。
法务省矫正局总务课负责人指出,经统计表明,要防止犯人出狱后再犯罪,其中一个重要办法就是让他们成功就职。因此今后在监狱内的就职活动还会进一步推广。
观念——难以逾越的高墙
不过,要让服过刑的人回归社会,并没有看起来那么容易。比如,去年4月至今,全日本已经有1万6630家公司登记,愿意做积极接纳犯人工作的“协力雇用主”,但实际雇用了犯人的只有800家左右。这些公司,多是建筑业等人手极为紧缺的行业。
一位目前在高松市某拆卸公司工作的前服刑人员透露:“说实话,很多协力雇用主都表示,因为有风险,所以没办法下定决心雇用我们。”
另外,公司要雇用犯人,公司员工中也难免会出现“不想和犯人一起工作”等反对声音。对此,一位四国餐饮店店主表示,自己5年前就登记成为协力雇用主,并且雇用了服过刑的人。他说:“会出问题,也不一定就是服过刑的人的错。大家互相守护,有不足的地方互相包容互相帮忙,才能得到成长,学会团队合作,对企业来说,也会获益。”
责任编辑:卢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