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17年04月01日讯】(大纪元记者方晓报导)日前,中共吉林省前副省长谷春立被判刑。在其刚刚落马后,陆媒就深度起底了他在辽宁任职期间疯狂拆迁,并与温州女商人徐小艳的辽宁鞍山往事。他们通过官商勾结,进行利益输送,中饱私囊,但给当地留下一个烂摊子。
谷春立被判刑 背后的温州女商人早已被带走
3月31日,吉林省前副省长谷春立被判12年有期刑期,并被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200万元。
谷春立被指控在2002年至2015年间任中共沈阳市委常委、铁西区委书记、沈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鞍山市市长、鞍山市委书记、吉林省副省长期间,为他人在企业发展、项目建设、融资贷款、案件处理、职务晋升等事项上提供帮助,直接或通过家人先后多次收受他人财物,共计人民币4,365万余元。
2015年8月1日,谷春立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调查,他是“十八大”后吉林省首个落马的副部级高官。8月7日,其被免职。
2013年1月谷春立任吉林省副省长。落马前,谷春立到吉林任职仅两年。
此前曾长期在辽宁省任职。2005年,谷春立到鞍山市担任代市长,5年后又成为鞍山市委书记,直至2013年离开鞍山赴任吉林,他在鞍山工作了八年时间。在鞍山的八年,他得了一个绰号,就是“谷大扒”,因为其主政期间对鞍山进行了疯狂的“拆迁式”改造,引起很大民怨。
2015年8月,谷春立刚刚落马,大陆澎湃新闻的报导就深度揭秘谷春立的“鞍山往事”。
报导说,谷春立更多违纪违法行为较大可能发生在辽宁任职期间。辽宁多名知情人士都将他落马的原因指向辽宁鞍山。
在谷春立落马的一周前左右,鞍山知名的温州籍女商人徐小艳被有关部门带走。而且谷春立落马后,徐小艳的辽宁省人大代表资格已被终止。
公开资料显示,徐小艳鞍山商业版图在谷春立主政鞍山期间大幅扩张。知情人士透露,谷春立仅从徐小艳处捞到的“好处”就令人咋舌。
谷春立疯狂拆迁 “温州第一商”在鞍山大发展
2005年,谷春立获提拔,从副厅级干部提任正厅级,到鞍山市担任代市长。2006年开始,谷春立开始在鞍山大搞地产开发。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谷春立在鞍山推进了一系列重点项目,鞍山开始了全市性大面积拆迁。
这场漫长的拆迁从2007年4月开始,一直持续到2008年过年前。在鞍山坊间,谷春立被戏称为“一指没”,意思是他手一指房子就没了。
近几年,辽宁省鞍山市高新技术开发区齐大山镇金胡新村多名村民在网上举报谷春立主政鞍山期间,主导了对金胡新村的强拆。金胡新村暴力强拆与利益输送被指是谷春立落马的“导火索”。
除了强拆居民楼,一些市政部门的办公楼也没有逃掉被拆的命运。比如位于鞍山黄金地段、投资数千万元建成的鞍山市教育局办公楼,在投入使用不足四年后,也于2010年被拆掉。
这块黄金地段被谷春立卖给了一家大型房地产企业。
在谷春立的卖力“吆喝下”,一大批地产项目在鞍山主城区破土动工。
在这些项目中,有一个已建成项目成为了鞍山市的地标建筑–鞍山目前的第一高楼——国际明珠大厦。它是由鞍山中财置业有限公司投资超过4亿元人民币开发建成的。
与国际明珠大厦仅隔一条马路相对的是鞍山市政府。
国际明珠大厦背后的老板就是有着鞍山“温州第一商”的徐小艳。其更为人熟知的头衔还包括鞍山温州商会会长、辽宁凯特集团董事长。
徐小艳是最早一批来到鞍山创业的温商。2000年,鞍山温州商会成立,三年后正式挂牌。徐小艳当上温州商会会长。
1990年左右,在鞍山打拼近10年的徐小艳成立了上海华通机电集团鞍山有限公司。2004年,她又与另外两名温商,投资超过千万元,买下鞍山市铁西区一处闲置的轻工市场,将其改建成当时辽宁中部最大的“鞍山机电城”。
2006年6月,徐小艳又在鞍山市铁西区兴盛路兴建了另一家机电城,两家机电城成为“姐妹城”。徐小艳一手打造出了辽宁中部规模最大的五金机电产品批发集散地。
2006年,谷春立在鞍山开始大拆大建,徐小艳也找到了新的契机,她在这一年里成立了中凯房屋开发有限公司和中财置业有限公司,开始进军房地产开发领域。
除了上述的投资项目,徐小艳还在有着“镁都”之称的海城开发区投资5000万元兴建菱镁工业园。此外,她还在鞍山市中心商业区、鞍山站前广场又打造了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的辽宁凯特购物中心,附带鞍山最大景观休闲式下沉广场。
事实上,谷春立主政鞍山期间,也是徐小艳生意发展最好的几年。
而谷春立落马后,不少鞍山市民更关心的问题是,那些谷春立主政时留下来的烂摊子,谁来收拾?
四个与谷春立有深度接触的女人
2015年8月,谷春立落马后网上有曝料说,谷春立在位期间,其同事、下属和民众对他一直举报不断,鞍山市多个部门退休官员联合举报他。举报信列举与谷春立深度接触的“四个女人”,其中两人为企业老板,一个是谷春立下属,一个是谷春立的妻子朱丽娟。
曝料说,谷春立妻子朱丽娟直接插手鞍山官场人事安排,是明面上的“书记夫人”;另三个女人与谷春立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关系,其中一个就是温州商人徐小艳。
谷春立主政鞍山期间只顾“四个女人”的利益,在鞍山大面积动迁留下若干烂尾工程及数目惊人政府债务。
责任编辑:刘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