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絮语:远观烟花又何妨

作者:青松
我们要做的不是虚构一个完美的假像,而是能够在不完美中看到美丽的一面。就像烟花,不去靠近,远观又何妨?(景浩/大纪元)
font print 人气: 60
【字号】    
   标签: tags: , , ,

晚上带女儿出去看烟花表演,她很兴奋地跟我们出门。这世上大概没有孩子不喜欢看烟花,莫说孩子,就是大人看到绚丽的烟花也会忍不住微笑。

女儿没有近距离看过烟花,都是从楼上远远地看。对喜欢的东西,只远远观望,心里总觉得不够。所以,女儿很期待到现场去看烟花表演。

烟花开始燃放,我以为女儿会高兴得拍手或大笑。以前在家里透过窗户看到远处的烟花,她都会大声喊我们一起看,又蹦又跳的。但烟花就在我们头顶绽放时,她却几乎没有表情。

我低头问女儿,喜不喜欢烟花。女儿的回答是:我喜欢烟花的颜色,但是不喜欢烟花的味道。我们对烟花燃放发出的烟味已经习以为常,因为放烟花自然会有烟味的嘛。女儿没有这方面的经验,第一次闻到呛鼻的烟味,很不习惯。

孩子的话倒提醒了我,这世上真是没有什么是完美的。烟花那么美,美得像童话,像梦幻,但却转瞬即逝。远远看去,烟花少了绚烂,当走近了,能够更清晰地欣赏到烟花的色彩,却又不得不忍受烟火味。

不完美就是世界的本来面目,是生活的常态。有时候我们误以为什么是完美的,那不过是因为距离淡化了缺憾,或者我们一时还没看全而已。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虚构一个完美的假像,而是能够在不完美中看到美丽的一面。就像烟花,不去靠近,远观又何妨?@

责任编辑:方远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就像电影《六弄咖啡馆》中的一句话:“爱不会因为远距离而脆弱,人才会。”远距离的杀伤力,不是因为两个人分隔两地,更是因为两颗心早已走不到一起。如果两个人都有不放手的决心,两个人都能克服观念上的差异,两个人都互相信任,在诱惑下管好自己,那么距离其实不是问题。
  • 有的人一听到彼此将两隔千里,心中就已想像最坏的结局。如果重头至尾你都抱持着远距离他就会变心、恋情就会失败的念头,那未来很可能真的走向分离。相反地,如果你们都能相信彼此一定能通过考验,那么结局自然如你所愿、柳暗花明。
  • 中秋佳节,又临,怀念“古月”情致,看一看古人的“对月”佳联,增添过节的趣味。中秋节是个充满历史古意又盎满人情诗趣的中国传统节日。君臣、诗人墨客、商家百姓也常常“作对”应和、竞技和逗趣,妙趣联联来。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有月即登台,无论春夏秋冬;下联怎么对?
  • 当下的生活就是最好的,那些缺憾正是生活的一部分,缺憾的存在是对我们心智的磨练。当我们能以更加包容的心态面对生活的不完美时,另一种生活的光环也就隐去了。
  • 季疵爱上了茶,如果允许,他可以整日闻着茶香而不厌烦。 然而随着对茶的喜好愈深,修佛的心也愈益浮动了。这嗜欲,竟像初芽慢慢滋长,忽一日占满了整个思维。茶,有着清净的外表,但也如酒一般,会让人醉。
  • 山茶 似牡丹一般鲜艳,却微小而不愿以名花自居;没有富贵之气,又不似幽兰娇柔。 山茶的花期甚长,总在春天时领先群芳出现,又在冬季里不畏严寒伸展。
  • 用得到的来宽慰自己,而不是用得不到的去烦恼自己,人就会开始变得幸福。人可以有追求,可以去奋斗,却不能去求那些根本就不可能的事情,幸福就会随之而来。得到是幸福,追求的过程也是幸福。
  • 不完美,是生命的必然,更是一份的礼物;同时,它也是一位老师。人生是由很多故事组成的 而遗憾是其中的一部分。就像蚌壳里的沙一般,它带来折磨和痛苦,但也让生命转变、升华。
  • 但这茫茫的乡愁思亲纵使绵延无限,但心中总有一道天始终撑起昭君的胸襟,即便当时昭君自己还不清楚,那是连接大汉、匈奴天命的所在,使她能在反复悲伤之余,仍有心力冲破那层层的情愁牵绊。
  • 当我们愿意接受父母并不完美的事实,等同于接受自己也不够完美,才能真正放下对亲情无懈可击的完美追求,回到平凡人生的角落,重拾珍惜与感恩的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