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17年11月03日讯】(大纪元记者黄剑宇剑桥市报导)10月29日下午2点半,香港资深传媒工作者罗恩惠导演的纪录片《消失的档案》在麻省理工学院(MIT)放映,观众并参与了播后导演分享会进行互动交流,到场嘉宾还有资深时事评论员程翔。据悉,今年正值香港六七暴动50周年,该片将在全球放映。波士顿区的第一场放映是27日在哈佛举办。
找回历史缺失的记忆
纪录片《消失的档案》题目所指的是,罗恩惠导演几年前在做关于1967年香港发生的六七暴动中的少年犯的一些调查过程中,突然发现被香港历史界称为香港战后历史的分水岭,对日后港人有重大影响的“六七暴动”,竟然在如今香港现存的官方档案中残缺不全,犹如突然消失一般。历史责任感的促使,她决定找回香港历史缺失的记忆。于是,罗恩惠历时四载,访问当年左派领导及他们的后人、炸弹队成员、工会领袖和爱国学生等亲身参与者,纪录了前警务人员、新闻处高官、记者、以及多位目击者、受害者亲述经历,导演更翻查大量旧报章、政府文件及英国解密档案,拍成了这部纪录片《消失的档案》。
香港六七暴动事件
片中介绍,1966年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席卷中国大陆,这股风甚至也吹到了港澳地区,狂热的人们人手一本毛语录,唱着红歌,参加各种革命运动,以至1967年发生香港“六七暴动”事件。
片中,严浩以“六七暴动”学生参与者身份受访。他回忆说:“每天都是准备去死,每天都准备去死,准备去为一个很崇高的目标去死,其实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崇高,什么都不知道。”当年14岁想死是浪漫的,现在快65岁,回望50似水流年,一切都变成问号,“为何不向我们交代一声呢?我们做错了什么?”
另一位为“六七暴动”行为悔疚的“老左派”是罗孚,影片有一段有线电视多年前访问他的片段。罗孚为事件道歉,但不求别人原谅,因为他不原谅自己。最终他含恨终身。
左派造谣造假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消失的档案》对事实考证,片中介绍花了不少时间去梳理资料,比对不同报导的版本。比如,1967年5 月11 日的东九龙骚乱中,有一位13岁少年陈光山被乱石击中毙命。后来左报要给钱死者家属,竟把死者的名字、死因及死亡的日期全改掉,为的是抹黑港英政府,以便搞政治动员,升级进一步运动。又比如一直流传说政治犯在摩星岭的集中营(白屋)被严刑拷打,在纪录片中导演也透过对当事人的访问澄清并没此事。
吴荻舟常跟周恩来报告
片中提到一位当年“六七暴动”中涉及的一位关键人物,曾是1950-1962年中共驻港最高领导人之一,1962年调回北京任国务院外事办公室港澳组副组长的吴荻舟。影片访问了他的女儿吴辉,并从她手上读到了其父当年写的《六七笔记》。笔记中记载了吴荻舟经常跟周恩来报告当年中共港澳工委指导港澳左派组织、或潜伏在港澳的中共地下党组织进行各项运动的一些进展,揭示出中共中央一直对于“六七暴动”细节一直知情并经常做出指示。
小小本子,意义重大,笔记从1967年4 月记到8 月,最少记载了两件吴荻舟暗中制止的香港“极左”行动,其中之一的是制止了有人以华润公司总经理的名义,准备把大批武器(八千四百把大镰刀)从大陆运来香港,幸好在深圳被截住,要不就不知会在香港闹出多大的血腥械斗。
其后,吴荻舟在大陆又被扣上“叛徒”的帽子、关在牛棚,家人及儿女受牵连下放农场。他女儿吴辉当时十多岁,精神受到极大打击,此后绝口不提家事。看上去笑而不语,心里却很混沌,搞不清父亲到底是好人、坏人。
左仔制造恐慌
记录片中采访了前香港中共地下党员梁慕娴,她回忆了当年在香港如何加入中共地下党组织,自说当年受小说《青春之歌》影响而对政治运动充满热情,但是后期参加各种运动中一些事情令其反思。尤其是六七暴动中,她因一些激进左派分子(香港当时称“左仔”)在香港闹市放置炸弹炸死无辜群众,制造恐慌气氛之事问上级为何要那样做,得到的答复是“为了革命的需要”。
还有,1967年8月香港商业电台DJ林彬被无辜烧死,左派报纸却庆祝成功“锄奸”,令她非常不解,为何有些人的生命对我们可贵,有些却一文不值呢?

中共地下党员道歉
罗恩惠在播后分享时谈到,梁慕娴的访问她们拍了2天,第二天是梁自己提出的。梁慕娴提出要在镜头前跟香港人道歉,她在晚年能有这样的觉悟却非容易。
片中的受访者,因为六七暴动影响一生。今天还健在的,早已一把年纪,无论仍坚信当年行动没错(片中曾放炸弹的老伯伯),还是深感当年被组织出卖、悔不当初(刘文成、阿强),看着都叫人感慨万分。
那年头的“反英抗暴”口号叫得再响,上面一道命令下来, 六七暴动即刻鸣金收兵。运动中众人一直以为的天大的民族议题,一下子竟不再重要了。最可怜的是,受暴动影响而被判坐牢,或受伤甚至死亡的人,尤其名不见经传小人物(最具象征性是北角一对被炸死的姊弟),他们无辜受害、牺牲得太不明不白。

当年经历者现身叮嘱
影片播放完后,导演罗恩惠与观众互动分享,谈如何心系香港,关切香港前途。会场观众中竟然有当年六七暴动的经历者,一位约六、七十岁的老者跟大家分享了自己1967年在香港的一些经历,还叮嘱身在香港的纪录片关注组成员将来出书后还要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以免发生前几年中共特务在香港秘密绑架铜锣湾书店员工的事件。
罗恩惠导演说,也不要这么悲观,身为有良知的新闻工作者她只能这么做了,事情要看得开一些。
期间提到还有一些一直跟着港共积极起舞的左派既得利益者,如当年几间香港左派名校出身的马力(曾任香港民建联主席)、梁爱诗(首任香港特别行政区律政司司长)等一些人,之后陆续成为香港当权派的人物。
五十年前内地与香港的政治纠葛,映照今日的香港,你会发现似曾相识,丝丝脉络若隐若现。导演罗恩惠四年多来,锲而不舍,为的是事实必须尊重,教训应当记取。鉴古知今,希望每位关心香港的人都应该认识这段历史。六七暴动到底是谁发动?谁最应该负责?
历史不能遗忘!一个忘记历史的民族还有希望吗?
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登录影片网站或者脸书(Facebook)了解更多信息。
网站为 http://vanishedarchives.org
脸书为 https://www.facebook.com/vanishedarchives/ ◇
责任编辑:冯文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