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17年11月24日讯】(大纪元记者唐明镜美国芝加哥报导)11月23日,美国芝加哥举行第84届麦当劳感恩节大游行。这是除纽约梅西(Macy)感恩节游行外,仅有的面向全美观众电视直播(通过WGN America)的游行,现场有1,300多名义工参与。两名从上海移民来的中学生表示,她们最大的感动是美国人的义务精神。
芝加哥感恩节游行始于1934年,那时叫圣诞游行,旨在给经济大萧条中的市民们鼓舞士气。那一年的天气格外寒冷,伊利诺州有些地区温度低达零下25摄氏度。首年的节日游行大大增长了市民的信心,当年成为1927年以来最旺的购物季。
芝加哥感恩节游行因此成为信心和希望的象征。电影《气象播报员》(The Weather Man, 2005)中,尼古拉斯.凯奇(Nicolas Cage)扮演的主角遭遇事业、家庭等种种变故,几乎崩溃,最后他重振旗鼓,找回自信,其高潮就是他在芝加哥感恩节游行中,站在一部游行花车上,向观众挥手。
1999年,游行正式移到感恩节当天,在芝加哥的State大道上举行(以前在密西根大道),成为感恩节游行。2008年,芝加哥感恩节游行首次通过WGN America全美电视网络,对7,200万个用户全程直播。迄今,美国只有三个游行在全国电视频道上直播。
游行展现了芝加哥的多元文化,从爱尔兰舞蹈、踢踏舞、山地舞,到鼓乐、啦啦队表演等。法轮功学员从2003年起,每年都组装花车参加游行,一人多高的粉色莲花成为游行的经典花车之一。




驻芝台北经文处也组队参加,“芝加哥福尔摩沙青少年文化志工团”(FASCA)带来舞龙、舞狮、电音三太子及扯铃等精彩表演。



民众自愿参与
来自上海的Elaine和Jane在芝加哥西郊瑞柏(Naperville)读中学。游行还未开始,她们就已经来到观众群中。14岁的Elaine说,起初担心天太冷,又是清晨,有些不情愿,可一到现场就被热闹的气氛感染了。她说:“这么多人自愿过来,花费心力和时间,装饰花车,展示给每一个人,实在很难得!”
11岁的Jane说,在上海不太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大冷天跑来,又没有什么好处”。她发现游行中很多人是自愿参与,展现自己,令她很感动。
Robert Sommerfeld也来自瑞柏市,他是今年游行主打气球之一、史酷比狗(Scooby-Doo)的牵引人之一。Sommerfeld已经连续14年在感恩节游行担任义工,他表示:“(最大的回报是)能看到很多观众,很多人喜爱它(游行),特别是那些小孩子们。”

中部人到芝加哥庆祝
17岁的魏安然从300英里以外的俄亥俄州辛辛那提赶来。他是Madeira高中乐队成员之一,他和其他成员早晨7时就在此列队准备了。魏安然3岁移民来美,他表示父母都在俄亥俄州的家中看电视直播,“我很激动”。

另一支乐队来自密西根州Battle Creek小城,距离芝加哥170英里。乐队副指挥Marilyn Stewart说,参加芝加哥感恩节游行是他们高中乐队的传统,已经连续五次,每四年来一次。
Stewart女士说,参加游行最大的挑战是长时间的等待──上一次Battle Creek高中乐队是游行中的领头乐队,这次则排到第78号,“要注意保暖,手指啊、脚趾啊,要穿厚厚的袜子、手套等”。
Stewart说,参加游行的目的是建立学生们的团队意识,“成为一个大家庭,大家彼此合作”。她表示,这一行共有66人。他们提前两天来到芝加哥,大家逛了“华丽一英里”,参观了谢德水族馆、林肯动物园,到Gino’s Pizza品尝芝加哥地道的厚盘披萨,游行结束后就要赶回密西根和家人共享感恩节晚餐。
近年来在美国各地公共场所发生多起恐怖袭击,芝加哥市政府也不敢放松。今年游行首见巨型拖车堵住交通要道,人行道上的垃圾桶也被封锁,民众只好把空纸杯等丢弃在垃圾桶周围。 ◇#


责任编辑:温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