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16年06月09日讯】(大纪元记者李熙综合报导)民间有“未食端午粽,破裘不可送”的说法,意即过了端午才是真正夏天的开始。由于端午时期天气转为又热又湿,是各种病菌和蠹虫的旺盛生长期,也是人类最易百病丛生的时段。所以传统的端午习俗除了划龙舟、吃粽子,还有挂艾草菖蒲、戴香包、喝雄黄酒等习俗,主要都是为消灾祈福、避毒驱邪、消除疾病!除了粽子,在各地还有许多特色饮食,也是端午节这天必吃的。
除了粽子,端午节还有什么食物是必吃的?
吃茄子
俗谚:“食茄吃到会摇。”端午吃茄子有预防蚊虫叮咬之效。中医学认为,茄子属于寒凉性质的食物,所以夏天食用,有助于清热解暑,令人健康、长寿。

吃长豇豆
俗谚:“吃豆吃到老老”。夏季易有蛇出没,长豇豆形似蛇,于是有了吃长豇豆避蛇咬的习俗。长豇豆具有健脾、利水的功效,夏天很适合吃长豇豆。

吃桃子、李子
在端午节这天吃桃子、李子有祈求多子多孙的意思,有人还认为可以预防 中暑。

吃咸蛋黄
吃咸蛋黄是凉性食物,可以去痧消暑、有驱瘟解毒,避免褥夏疾病。

吃瓠瓜
吃瓠瓜有福禄平安、圆满丰收的象征,一年四季都适合吃。

吃绿豆糕
端午节正是瘴气盛行夏天,吃绿豆糕有退火清热之效,能免受瘴疠之气影响。

五黄六白十二红

江浙人端午节必备五黄六白的菜色,藉以驱邪解毒、扭转运势。宁波人的“五黄”指的是黄鱼、黄鳝、黄豆、黄梅、咸鸭蛋黄;“六白”是指豆腐、茭白、小白菜、白条鱼、白斩鸡和白切猪。而杭州人的“五黄”则是喝雄黄酒、黄鳝、黄鱼、黄瓜、咸鸭蛋黄,表达驱邪解毒,扭转运势。
“十二红”的吃法也是江浙一带流传的习俗,就是十二道红颜色的菜。其中红苋菜是最不可缺的一道菜“长寿菜”。
另外,端午节当日午时即上午11:00到下午1点中间,阳气最重,可以多喝水或洗个澡,可去除病气,煞气等各种不好的气,让今年一整年健康如意。@*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