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发商多个海外项目遇挫

人气 1793

【大纪元2016年05月31日讯】(大纪元记者秦雨霏报导)从纽约到悉尼,中国房地产开发商最近几周在海外建筑项目中遭遇一系列挫败,凸显这些集团在不熟悉的领土上工作面临的文化和运营的挑战。严格的监管,公众的情绪都可能阻碍项目。

《金融时报》报导说,随着国内市场放缓,中国建筑商最近几年加强外国投资。根据仲量联行,去年对外房地产投资达到251亿美元,比2014年增加0.5%。

中国开发商海外项目遇挫

《金融时报》报导说,上周,上海绿地控股集团也结束了它跟悉尼工程集团Brookfield Multiplex的关系。根据合同,绿地本来将在本月开始修建悉尼最高的居民大楼。绿地说双方未能在“商业条款”上达成一致,它承诺寻找一家新的合作者完成项目。

绿地澳大利亚董事总经理罗晓华说,显然两国在房地产开发方面存在不同的情况、环境、文化、监管和流程。此外,澳大利亚的劳动力成本可能是世界上最昂贵的之一。

对于伦敦One Nine Elms豪华酒店项目,万达也在考虑跟它的承包商分道扬镳,因为建设进程落后于计划。万达集团在2013年以7亿英镑收购该项目。

去年,伦敦本地一个委员会拒绝跟上海中融集团续签重建伦敦水晶宫的协议,称“看不到达成协议的现实可能性”。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曾经在2013年大张旗鼓的宣告双方的合作。

监管更加标准化  公众情绪可能影响项目

第一太平戴维斯(Savills)中国首席执行官刘德扬告诉《金融时报》,在中共地方政府那里,一切都是可以商量的。开发商被当成上帝一样。“而在更成熟的市场,监管更加标准化,你也不得不跟公众情绪打交道。” 第一太平戴维斯向海外中国开发商提供咨询。

今年3月,在重新规划流程推迟之后,绿地集团退出了墨尔本费莱明顿赛马场周边地块价值4500万美元的交易。该公司也在谋求出售纽约布鲁克林太平洋公园项目的股份。

国内房地产放缓迫使开发商向外拓展

尽管海外市场存在诸多挑战,但是对于大型中国开发商而言,由于中国国内房地产市场放缓,向海外扩张是一个战略必要。虽然中国房价和建设活动在两年下滑之后开始回升,但是没有几个人指望它能够回到2000年左右的黄金时代。

中国光大证券房地产分析师詹帝说,如果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人们不会想要出海远航。他预计,为了最大限度减少风险,中国开发商未来对于海外开发将采取“资产精简”模式。

责任编辑:高静

相关新闻
李克强政府报告较少提及房地产 引关注
中共楼市调控将至  80%开发商必死?
谢田:房地产最后的疯狂逼近中国
已获通过建筑申请被否   开发商损失千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