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16年05月31日讯】(大纪元记者施芝吟报导)据台东县原住民行政处统计,台东人口约25万人,其中近8万人是原住民,在全台16个原住民族群中,该县包含6个族群,是台湾各族群汇萃的融炉,各族群间融合相处,使得今日的台东呈现出丰富、多元的风貌,也创造台东县兼容并蓄的独特文化,到台东旅游不妨到原住民部落走走,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












撒布优原意寂寞、荒芜
位在台东金峰乡新兴村的撒布优(Sapulju)部落,是座三面环山与一面环海的东排湾原住民部落,南邻太麻里乡大王部落、北邻太麻里乡鲁巴卡兹部落、东邻太平洋、西邻金针山,面向太平洋,环境清幽,旧名“撒浦路”(SA PU RU),台湾光复后改称为“路巴卡特”,国语译为“新兴部落”。
1950年之前,撒布优部落是鲁巴卡兹部落的领域范围,被划为狩猎禁地,此领域部落族人称该地为撒布优,以排湾族语意来说是“寂寞、荒芜”之地。
部落社区入口放了象微排湾族精神的雕像,雕像仰望着太平洋方向,意味着社区共荣共生的精神。居民们用排湾族的图腾运用在社区的整体营造上,丰富用心的设计,是认识排湾族原住民文化之美的好去处。
排湾族分为4阶级
撒布优人口数约700多人,特别的是,小小部落中竟有8位头目,排湾族头目为长嗣继承的世袭制,继承者必须是现任头目的长子或长女。排湾族分为4阶级,最高的是“头目”,而头目的兄弟姐妹被称为“贵族”,狩猎者为“勇士”,最低层的务农者就是“平民”。
头目家屋一定有门楣、门柱与祖灵柱(祖先牌位),只有贵族与头目家才能放门楣、门柱。每个头目家外都有“石柱”,没有使用石柱的代表他是第一位来到此地的头目,新兴部落理事长王大龙说明,当排湾族在找新居落,为表示第一位看到的,地上会插上竹子,上面有老鹰的羽毛,代表这地方有人来看过,周边也会插小竹竿,范围内是他所属。
头目家族结婚也有特别的习俗,男方聘礼一定带材堆,木材代表男女生殖器,象征祈求多子多孙,希望新人壮大头目家族。材堆上会挂猎枪、番刀,希望男生狩猎务农;而旁边种芋头、香蕉、甘蔗,也是祈求多子多孙,等到新人怀孕后才能拆除,烧材火。此习俗只有头目、贵族才能使用,平民则不行。
艺术随处可见 展原民特色
部落里充满排湾族的装置艺术及彩绘,从新兴国小校门口开始,地面就有一系列彩绘及石板画,引领游客进入原住民的世界,不论是停车棚、地面走道,或者是洗手间,门墙上都有排湾族传统图腾人物等艺术作品,处处充满排湾族传统文化风味。在新兴村头目传统石板屋,可欣赏素人画家甘比的木雕作品,更能进一步认识排湾族传统文化之美。
走到“CAKA聚会所”,王大龙介绍,该处即为青少年聚会所,主要是训练青少年,女性是不能进入的。每当收获祭、主要庆典都会使用该聚会所,房内有兽骨,包括水鹿、山猪獠牙、山羊角等,以前织布没有针、羊毛钩,当时是用羊角钩的,后面会加上木柄,比较好勾,现在则是会做成吊饰。
王大龙说,早期没有冰箱,但家中或是猎寮内一定有炉灶,部落族人猎到动物后,先把猎物挂起来,地上再放大片香蕉叶,等到肉生蛆,掉到叶子上,便可吃下蛆摄取丰富蛋白质,生吃或熟吃都行,至今仍有这样的吃法。排湾族风味餐也有生鸡蛋加入生蛆煎一煎,口感像菜脯蛋。
台湾最美火车站 多良车站
知名卡通《灌篮高手》中,樱木花道站在平交道前与晴子挥手的片段,吸引不少游客前往日本湘南地区的镰仓高校前车站朝圣,其实类似的场景,在台东的太麻里也有!
多良火车站原为台铁招呼站,因业务清淡自2006年7月1日起结束旅客业务,同年10月1日正式裁撤。因站址原为山坡地,南回铁路工程处特别将车站以高架设计,一楼为候车室与售票处,二楼为月台,月台上的红色栏杆点缀背景的碧海蓝天,站在此处可鸟瞰太平洋,被誉为全台湾最美的车站,吸引许多铁道迷前来朝圣。可以事先查询火车时刻表,在这里守候即将北上的列车。
车站往上走就是“向阳薪传木工坊”,莫拉克台风曾重创太麻里乡,同时也带来大量的漂流木,在各界的协助下,希望将漂流木化腐朽为神奇,因而在此成立了木工坊,也创造了在地工作机会,希望能使越来越多的族人在家乡就能维持生计。透过以社区为基础的工作坊,凝聚社区意识,发展出适合在地的小型产业,藉由传统文化开发产品的同时,也让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能延续。
台东古早味 榕树下米苔目
回到家乡,一定要尝尝小时候的记忆与味道,你是否也会如此?“榕树下米苔目”伴随了许多台东人的成长,原本是在榕树下的摊贩,由于环境改变则迁移到大同路上,但装潢仍复古,墙上还挂着一家人的合照。“榕树下米苔目”比较特别的是放了不少肉燥、柴鱼片,除了招牌米苔目外,还贩售卤味等配菜。◇
责任编辑:韵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