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16年12月08日讯】(大纪元记者杨一帆综合报导)近日,中共发改委官员在谈到城市未来发展时表示,要在中部发展10个千万人口大城市,遭网络质疑。
据凤凰财经12月7日报导,中国的城市发展未来会朝哪个方向发展?近期,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中心副主任乔润令在演讲时表示,现在推进新型城镇化有个非常突出的现象,即政策导向和市场导向完全走得不是一个方向,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国家政策鼓励农民进城,农民偏偏不想进城。他们愿意进城打工分享好的教育资源,但是不想把户口迁到城市,“大学生不愿意迁户口,买房子了,也不转户口。”这是因为:城市的户籍含金量在下降,农村山山水水传统的生活价值在提升;土地制度改革严重滞后。
第二,农民工的流向政策和市场出现重大偏差。国家政策鼓励中小城市,所以户籍改革中小城市没有门槛,但农民“他们全部走的是大城市,没有人往中小城市走。”
第三,中央大一统的政策遇到了高度分化的区域经济现实。
谈到应对方法,乔润令建议,把东部的特大镇设为市;在中部发展10个一千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等。
网民跟帖质疑:建这么多大城市合理吗?为什么一定要提高城市化率?老百姓愿意留在农村,保留传统文化不好吗? 在大城市里生活,随之而来的交通、环境等等问题如何解决?大城市病还不够明显吗?
有网民称:事实证明,发展千万人口的超大城市是错误的,大城市已经暴露出诸多弊端;发展应该顺其规律,人为造市,后果严重;建设特大城市将会是未来的灾难。
大陆规划超级新城可容世界一半人口
据大陆《新京报》7月14日报导,2015年中国城镇化率为56.1%,“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45%。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佐军说,目前中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39.9%,未来还要提高5个百分点,相当于有1亿人在城镇落户,任务艰钜。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调查显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5月,全国县及县以上的新城新区数量多达3,500多个,规划人口达到34亿。
华南城市规划学会会长、暨南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胡刚表示,“规划人口34亿,约相当于中国目前人口规模的2.5倍,足以装下全世界约一半人口。” 这种规划显然脱离实际。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表示,中国人口的生育高峰已经过去,城镇化的主要增量来源于进城农村转移人口。考虑进城意愿、落户能力等多方面因素,不管怎么算,也填不满34亿人口的“大坑”。
胡刚表示,“规划人口的激进扩张,背后是地方政府对土地指标的狂热追求。”每多一个人进入城镇化序列,与此对应的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就多,潜在的土地出让收益就多,根由还是土地财政在作怪。
专家表示,规划、土地、人口三者紧密联系,规划人口“画大饼”,直接的影响就是房地产过度开发,去库存艰难。
北京交通大学中国城镇化研究中心主任赵坚认为,靠行政手段增加城市数量,会造成严重的资源“空间错配”。#
责任编辑:孙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