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
盛世大唐,如日初升,万国来朝,人皆向往。千古帝王,谋臣良将,风云纵横的故事看多了也许使人目眩。今天,我们就做一位普通的长安市民,去大唐CBD:长安城内的西市游览一番,体验这国际大都市的别样风情。有一位评论家曾经指出:“言简意赅的语言,能够使人牢牢紧记;冗长的文字,却很难在记忆中长存。所以,我们一定“不要把时间、才力和劳动,浪费在空洞、多余的语言上。”自汉武帝始,儒家思想和外儒内道谶纬学说流行于两汉。通经、仁孝为两汉取士之据。灵帝、献帝逢汉末坏灭之时,社会道德日下,腐儒俗道充斥。“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描述当时之世为士少才、为子不孝、为官不清、为将不勇之风气。曹操三发求贤令,不拘品行,唯才是举,得天下英豪以道御之。唐代诗人王勃曾写过一篇散文《三国论》,其中相当简练地概括了孙权身为帝王“举贤任能”的特质和其一生中取得的重要功绩:他继承父兄的事业,委周瑜、鲁肃以重任。因为周泰的伤势而哭泣,为吕蒙的病情祈祷上天,爱惜朱桓的才能而不加罪于他,听取张昭的谏言而屡屡拜访。(正因为他如此爱惜人才),所以吴国的边境能南到交趾(今越南北部),赶走了五岭的士兵;东到海隅,拥有了百越的百姓。地方扩大到五千里,士兵拥有数十万。孙权不愧是神武雄才、命世之英。当代文明的理论基础是科学,技术是对这种科学理论的运用,对科学理论知道的越多,技术的发明也就越多,于是产生了各种各样可以做不同事情的机器和物质工具,随着时间的演进,这些机器和工具制造得越来越精细、越来越五花八门。科考取士在中国由来已久。承袭千年的科举考试中,古人所面对的可以说只有一种题目:作文。在这一隅天地间,他们又是如何以一支笔、一缕才思,挥洒为国为民的仁人志气,绵延神传文明的千年辉煌?作为中国神传文化鼎盛期的唐代,其繁荣文化就世界而言,可称得上无与伦比。唐朝(618—907)是世界公认中国最强盛时代。一朝天子一朝臣,开明国策下,万邦来朝;日渐强盛国力下,万象更新,在文化、经济、国事、外交等方面皆铸辉煌成就;对外来思想文化兼容并包之态度和海纳百川之胸怀,对社会生活、文化等都产生巨大影响,包括服饰、游艺、文学、诗歌、绘画、饮食、音乐及舞蹈等。《礼记.月令篇》记载白露节气物候为:“鸿雁来,玄鸟归,群鸟养羞。”鸿雁来、玄鸟归、群鸟养羞,是白露时节的三个物候。鸿、雁自北南飞;燕鸟由南北返;众鸟开始备藏过冬食物,羞就是珍羞、美食。秋天到了,您在做什么?还在怀恋夏夜星空下的篝火晚会,还是在天气渐凉的傍晚独自“贴秋膘”?一年四时,天地自有四时好景予人。秋天可以清淡高远,也可以红黄紫绿,喜悦芬芳。翰墨潇洒的名士咏之爱之,您也莫辜负了这秋景宜人。秋意渐浓,唤上亲朋好友,去品赏那秋色万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