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16年12月27日讯】(大纪元记者许羽文日本东京报导)由东大毕业的高桥茉莉(24岁,女)进入全球第一大广告代理公司“电通”工作不到一年就因抑郁而自杀,该事件引发日本社会对超长时间加班问题的关注。为避免再发生这样的悲剧,日本厚生劳动省12月26日采取紧急措施,将公布每月加班超过80小时、发生过过劳死、过劳自杀公司的名称。
电通悲剧
高桥茉莉毕业于东京大学,还曾到中国留过学。但2015年12月,这位原本美丽开朗、才华横溢的24岁女员工却从电通宿舍楼一跃而下。
经调查,她自杀前一个月加班超过105小时,且常遭上司辱骂,不但被说“没女人味儿”,还在超长时间加班后被强人所难地要求“不许眼睛发红地来上班”,最终让她精神崩溃。
2016年9月,这一调查结果公布后,立刻引发众怒。电通遭厚生劳动省入驻调查,日本“加班越久越有能力”的职场文化也遭痛批。

政府发声
为了让日本今后不再出现更多高桥茉莉式悲剧,厚生劳动省12月26日公布新措施,对日企加班时间做了更严格的规定。
过去每月加班超过100小时的企业才会被公布名称,今后,每月加班超过80小时的企业就将进入这份名单中。此外,曾经发生过过劳死、过劳自杀的企业,也将被实名公布。
此外,对有违法加班事实的企业,还将直接对企业高层给予指导,或入驻调查。
厚生劳动省表示,新政策最快将于2017年1月开始实施。
民间疑虑
不过,对于政府此番政策效果如何,不少人心存疑虑。
事实上,厚生劳动省2015年5月曾宣布,加班超过100小时的企业都会被实名公布,但如今已过去一年有余,只有一家企业被公布。
究其原因,主要是厚生劳动省所能调查监督的企业多数只局限在有一定规模的大型企业,这些企业要么比较严格遵守规定,要么早已“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了谎报加班时间的“好办法”。而真正的加班重灾区中小企业,厚生劳动省却根本无暇顾及。
另外,按工作时间而非工作效果来评定员工的企业风气如果不加以改变,政府介入恐怕只是治标不治本。
由于“加班时间越久,越说明工作认真”的传统观念以及“只看时间给钱,不管实际成果”的评定制度,让许多日企员工养成“磨洋工”的习惯,甚至即使没有工作,也习惯性加班。
尤其年纪较大的上司、前辈更是这种企业文化的受害者和传播者,他们不下班,下属做完了工作也不敢走,只能牺牲个人时间。
效率高的员工如果按时下班,月工资反而少于效率低的同事,也让很多人出于经济考虑,只能甘于平庸。
另一方面,少子化影响让许多日企出现“慢性人手不足”的问题,长期缺乏劳动力也使许多员工必须一个人做几个人的工作,长期过劳、睡眠不足,身心健康难以保障,效率也变得更低,陷入恶性循环。
因此,专家指出,日企要走出这种加班怪圈,首先要改变的就是一味按工作时间评定员工的考核制度,鼓励和培养真正的高能高效人才。#
责任编辑:卢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