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若心脏骤停在华人社区获救概率高

人气 113

【大纪元2016年12月14日讯】如果在医院外突发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病患通常难以生还,不过有研究发现,在华人聚集的温哥华地区不一定。

卑诗大学(UBC)对大温哥华地区的最新研究发现,病患在医院外突发心脏骤停的话,如果是在华人密集的区域,例如唐人街和有中国城之称的列治文市,被抢救生还的概率最大。

研究表明,归功于旁观者心肺复苏术(bystander CPR),医院外心脏骤停生还概率,在过去二十年里已经大幅提高至15%。

研究负责人David Barbic博士表示,该研究发现在大量华人聚集的地区,路人似乎更愿意出手为患者实施CPR抢救。这可能是因为华人接受医疗健康方面的教育较多。事实上,在那些华人比例逾6成的社区中,旁观者对心脏骤停的病患,进行心肺复苏急救的比例最高。

研究合作者、UBC急诊医学系主任Jim Christenson认为,这一研究结果可能会鼓励其它社区更多人去帮助那些心脏骤停的患者。

他认为有必要深入了解为什么某些社区在路人CPR方面做的比较好,或许可以把经验传授给其它社区,因为如果患者及时接受CPR急救,生还概率会提高数倍。

Christenson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广心肺复苏术(CPR)的普及教育,他说目前在院外发生心脏骤停的患者,接受路人帮助的平均比率为40%,他希望这个比率可以提高到80%。

如何帮助突发心脏骤停的患者?

Christenson主任建议:

尽快拨打911 呼叫救护车;

进行胸外心脏按压(chest compression),频率大约100次/分钟;

通常无需人工呼吸;

询问911接线员如何实施CPR急救。

研究使用了2007年到2011年之间温哥华海岸卫生局(Vancouver Coastal Health)和加拿大统计局的数据,一共分析1617宗个案。◇

责任编辑:李道缘

相关新闻
文化包容 温哥华人共度中秋佳节
纽约拟推“天才”平权 华人社区关注
加拿大华人社区分租房多  居住环境不尽人意
神韵再访温哥华 知名慈善家赞独一无二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