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16年11月07日讯】(大纪元记者游沛然日本东京报导)日前、日本财务省发表的一项数据显示2015年度日本企业拥有的未分配利润总额高达377兆日元,占GDP的75.4%。在经济增长迟缓的经济背景下,企业未分配利润的增加意味着企业在设备投资、涨工资方面原地踏步,对内需不利。对此,日本政府忧心忡忡,施压企业涨工资,但日企仍持慎重姿态。
日本企业一心“攒钱”
日本财务省的统计显示,2015年276万家公司(不含金融·保险业)的未分配利润为377兆8,689亿日元。比上一年同期增加了23兆日元,连续4年创新高。其中,制造业为131兆8,841亿日元,非制造业为245兆9,848亿日元。此外,企业的未分配利润的持有形式,一半是现金和银行存款,一半以股票、债劵等金融商品的形式持有。
未分配利润是指企业每年决算时,从一年的销售总收入中除掉人工费、原材料费、借款、法人税、股东分红等费用后剩下的纯利润,从某种意义上讲相当于企业的储蓄。
企业积极把资金投入到经济活动中是经济处于良性循环的标志之一。近年日本企业一心“攒钱”,不“花钱”,积攒的储蓄已达到GDP的75.4%,这种“一毛不拔”的经营倾向让日本政府忧心忡忡。
不过,日本经济团体连合(简称:经团连)会长榊原定征表示:“企业需要保持一定金额的运营资金,目前的未分配利润额属于正常范围内。”
政府施压涨工资
安倍经济学给日本经济带来了活力,作为日本政府本想以此为契机使企业盈利后,加大设备投资、涨工资等方面的力度使长期停滞的经济车轮转动起来。面对企业“花钱”消极的经营态度,石原伸晃经济再生大臣表示不满,他说:“经济要步入成长轨道,企业的未分配利润需要用于设备投资和涨工资,但现状事与愿违。”
安倍内阁近日提出“通过涨工资使经济步入良性循环轨道”的主张,希望在2017年春季的涨工资的“春斗”活动中,经济界给予积极响应。
11月7日,经团连表示,对于2017年的“春斗”涨工资一事,呼吁企业经营层有一个明确的积极回应。经团连强调,中国经济的减速以及日元升值给企业经营带来诸多不透明因素,对于日本经济来说,需要以某种方式维持积极涨工资的走向,不至于使日本经济再次跌入泥潭的困境。
2016年曾在经团连的主导下,工资上涨了2%,经团连计划在12月召开的经营劳动政策特别委员会的会上,敲定2017年至少要维持2016年2%的工资上涨水准。
人口减少 企业“花钱”消极
对于来自政府和行政的大幅度涨工资的要求,企业却保持消极和谨慎的姿态。其原因有二。其一,医疗等社会保险费的负担增加,消费者的节约倾向增大,使日本国内消费停滞,企业业绩难于乐观,希望政府有抑制社会保险上涨的举措。其二,日本人口逐年减少,意味着内需总体将会缩小,进一步加大设备投资,企业难有收益。
对于企业在钱方面“只进不出”的姿态,日本政府内出现了一种强硬声音。据《每日新闻》的报导,经济官厅的干部表示:“有必要建立一个机制迫使企业涨工资或投资。比如说对企业的未分配准利润加税。”
另一方面,企业方面则表示:“政府不应该直接介入涨工资等企业经营之事。应该想办法制止少子化的势头,同时缓和经济发展的各种束缚以此改善投资环境。”
责任编辑:卢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