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勾践征绝艳,扬蛾入吴关。
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大唐李白《咏苎萝山》
诗仙李白自号青莲居士,一生游山访道,落拓世间,行隐大道,乃是修炼有成之人。当他站在苎萝山上,于神思凝视之中,神目望穿千秋光华,随口吟出《咏苎萝山》,引后世穿越两千年的时空,来到远古的春秋战国,让人领略吴越争霸的板荡风云之时,也一览西施的美和义。
西施作为古代四大美人之首,她进入吴国协助越王复国,一切还得从吴越两国纷争说起,才能明晓西施的心路。
*** **** ***
吴越相争
吴越两国处于长江流域,吴国都城是姑苏,越国都城在会稽。
吴国的开国之主吴太伯是周太王长子,太伯还有两个弟弟,分别是仲雍和季历。季历的儿子姬昌(即周文王)出生的时候因为奇景祥瑞,引来祖父古公亶父的赞叹,他说:“我的后世必会在姬昌时兴盛起来。”
贤德的太伯和仲雍,听到父亲的话,于是就一起商量跑到荆蛮之地,按当地风俗剪短头发,并刺了纹身,以使父亲把位置传给季历,日后季历就可以传给姬昌,以应姬门家族兴旺的预言。
太伯来到江苏一带定居,由于品行贤德,治理有方,所以当地百姓都来归附他。太伯就在此地另建一国,就是吴国。
大禹治理洪水后,收天下之金铸造九鼎,划分九州。据《尔雅‧释言》所载,越即是天下九州之一的扬州。上古时期东南江南的扬州一带都称为“越”。越国是夏朝少康的后裔所建。
吴越两国本是接壤之地,毗连之邦,两国既受封号,划疆分土,各治其地。这两国起初本无仇怨。
时至春秋时期,兵征天下演绎霸道文化时,群雄纷纷崛起。此时吴国渐渐强盛,楚国的一名亡臣伍子胥逃奔至吴国。吴王阖闾因伍子胥之故,兴师伐楚。伍子胥得以报了楚国的杀父兄之仇。

吴国征兵于越,越王允常非但不肯帮助吴国,并且趁着吴王兴师伐楚之时,发兵侵犯吴国,由此两国结下仇隙。
越王允常薨逝,由其子勾践即位。阖闾记着越兵乘虚侵犯之恨,遂想趁机伐越。相国伍子胥说道:“越国虽有侵吴之罪。但现在越国大丧,征讨丧礼之国,此时兴兵不祥,还是再稍等一下为好。”
然而,阖闾记着前恨,不听伍子胥之劝,留下太子夫差和相国守国,而他亲自引了伯嚭、王孙骆、鱄毅和一众将官,选了3万精兵,直往越国进军。
越王勾践早已得了探报,知道吴兵来势凶猛,于是也挑选精壮将土,命诸稽郢为大将,灵姑浮为先锋,畴无余、胥犴为左右翼,勾践亲自督军,前来抵御。

越军刚到携李这个地方,就与吴兵相遇,两军在相距十里之处彼此安下营寨。双方各派将领挑战,但都不分胜负。
吴王阖闾此番出兵,原想乘着越国举办大丧,想出其不意,一鼓而下进攻越国。哪知勾践兵精将勇,抵御得法,连战数阵,两国难分雌雄。吴王不觉心中大怒,就命众将列阵于五台山,传令军中不得妄动,等候越兵懈怠时,然后突袭进攻。
勾践见吴军戈甲森严,队伍整齐,就对众将说道:“吴军是强劲猛敌,我们不可轻进,必须以计从中祸乱吴军。”
勾践急命畴无余、胥犴率领敢死之士,左列百人,各持长矛,右列五百人,各持大戟,一声呐喊,杀奔吴兵。
哪知吴兵军阵犹如铜墙铁壁,见越军喊杀而来全然不理,只是以强弓硬弩猛射对方阵脚,使越军前进不得。越军冲袭数次,都动不了他们一根毫毛。勾践无法可施,只得收兵回营。隐秘的与诸稽郢商议破敌之策。
诸稽郢低头思索大半日,豁然一阵灵光入主心际,他向勾践附耳悄言说道:“可以用罪人。”勾践闻言也是豁然心中大悟。
次日,勾践密传军令,把军中的三百死囚分为三行,全部清一色的袒衣持剑、缓步徐行,直抵吴军阵前。
为首的死囚高声说道:“我们的国君越王自不量力,得罪于上国,致辱下讨,臣等不敢受死,愿以死代替越王的罪过。”说完,这三行死囚依次挥刀自刎。
吴兵看着对方的这般举动,面面相觑,不解其意。一齐注目相视,互相传语,称奇道怪。
就在此时,越军忽然战鼓齐鸣,炮声大震。畴无余、胥犴各率敢死士一队,刀枪并举,呼哨突袭。
越兵出其不意,吴兵抵挡不住,军阵陡然大乱。勾践见前阵获胜,便挥动大军汹涌奔来。右有诸稽郢,左有灵姑浮,冲入吴阵。
王孙骆舍命与诸稽郢相持。灵姑浮挥动长刀,左冲右突,寻人厮杀。正遇吴王阖闾,云姑浮大喊一声,举刀便砍。吴王阖闾躲闪不及,往后一仰,刀锋就砍在右脚上,砍伤了脚趾。阖闾疼痛难忍一下倒在车上。(待续)@*
责任编辑:苏筱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