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16年10月21日讯】玉一直都是永恒而又神秘的宝石,是魅力和君主绝对权力的象征。
从将玉石视为祈祷国家安定、社稷平安的礼器的中国皇帝,到受中国文化品味启发,在1920年代将玉石用于制作装饰艺术风格的玉质珠宝的卡地亚(Cartier)品牌,包括伦敦和纽约的著名珠宝商,都是玉石的追随者。
本次展览,约330件异常珍贵的玉器珠宝首次在法国集中展出。这些展品来自15家久负盛名的国家和国际机构,包括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借自该博物院的展品占总展品数量的近三分之一。对于巴黎集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MNAAG,简称“集美博物馆”)来说,这是展示被孔子誉为美德之象征,即“君子比德于玉”的美丽宝石的独一无二的机会,揭开了自新石器时代到1920年代以来人类不断思考其美感、品德、象征和威信的千年历史。

拥有多元面貌的玉石是中国文明的主要符号,归属最古老的中国艺术史。台湾故宫提供的展品包括公元前2300年到1800年的龙山文化玉圭,及宫廷玉艺术雕琢臻至巅峰的雍正和乾隆时期多宝格珍玩等。


本次玉器展将力求讲述从起源到历史和地理故事的整个玉石发展历史,从文化、宗教、社会角度赏析玉器在不同时代与东西方文化中的历史意涵和美感上的差异,并尝试探讨玉器的象征及科学意义。



除了集美博物馆自身的玉器藏品之外,本次展览还将首次展示以前从未在同一场合出现的两个享有声望的中国皇室玉器藏品系列,分别来自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和枫丹白露宫(Château de Fontainebleau),这两个系列同时展出有望产生轰动效应,除此之外,本次展览还将展示来自卢浮宫、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雅克马尔-安德烈博物馆和巴黎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等机构的很多玉器珠宝。



美玉不仅被中国帝王、撒马尔罕苏丹统治者、莫卧儿帝国君主和萨非王朝伊朗国王所珍视,而且可以制作成简洁庄重的玉圭作为贵重礼品赠人,可以在上面雕刻寓意吉祥的动物图案,可以雕刻成碗或文人笔筒,或仿制成锋利战刀式的礼器。对中国人来说,玉石比黄金更为珍贵。在东方玉器17世纪出现在法国王室藏品中时,玉就对欧洲人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吸引力,红衣主教马萨林的精美玉杯就证明了这点。




在镂空木制展屏装饰的中国风格的布景设计中,位于展馆入口走廊的玉石可供参观者触摸,它们分别是一块未经加工和一块经过抛光处理的玉料,让参观者体验玉石既坚硬又柔软、既光滑又具有纹理结构的丰富质感。














本次玉器展承蒙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慨借大量珍藏。
集美博物馆馆长 总策展人:
苏菲-马卡列乌(Sophie Makariou)
策展人:Marie-Catherine Rey,艺术遗产总监
曹慧中,研究员
展期:2016年10月19日至2017年1月16日
巴黎集美博物网站:www.guimet.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