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15年08月13日讯】(大纪元记者王婉晴编译报导)周二(8月11日),人民币贬值引发业界担忧未来世界对石油的需求将降低。同时,一项新的市场预期显示,非欧佩克产油国并未因为油价下跌而减产。两项担忧导致当日美国原油价格下跌近5%。
美国原油(WTI)9月期货合约价格收跌1.88美元或跌4.18%,报每桶43.08美元,距离2015年全年最低点只高出1美元。同样,国际基准布伦特原油(Brent oil)回吐周一涨幅,收跌1.23美元或跌2.44%,报每桶49.18美元。
在近期经济数据不佳的背景下,中共央行提出了所谓的人民币“一次性贬值”,令人民币中间价兑美元贬值额度高达2%,使得人民币触及近3年来的新低。
由于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跌至近30年来的最低增长速度(7%),已经成为石油和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的一个重要因素。
此外,石油输出国家组织(OPEC)预测,集团外国家2015年的原油供应将达到每天9万桶的增长额度。有迹象显示,原油价格暴跌正显示了生产过剩对北美页岩油行业的打击。只是,这个征兆来的比业内预期的要迟。
今年迄今为止,美国原油已经下跌19%。而2014年,美国原油已经下跌46%。布伦特去年暴跌48%;今年迄今为止也下跌了15%。虽然美国原油每周库存实际数据有时低于预期,但是这种现象并未能支撑起价格回升。
美国石油协会(The American Petroleum Institute,API)在周二收盘后发布的上周原油库存数据显示,美国8月8日当周API原油库存减少幅度均低于较预期和前值;而相反,精炼油和汽油库存则超出预期,导致盘后WTI原油续跌。
责任编辑:黄小渝